[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混凝土蓄水养护的可拼装挡水板有效
申请号: | 201721305050.6 | 申请日: | 2017-10-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7436522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01 |
发明(设计)人: | 程华强;张建亮;陈军;徐文;吴义;肖铭钊;陈义豪;席艳;张俊;徐明杰;马小青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市市政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武汉市桥梁工程有限公司;江苏苏博特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中铁重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G21/24 | 分类号: | E04G21/24 |
代理公司: | 湖北武汉永嘉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2102 | 代理人: | 唐万荣;乐综胜 |
地址: | 430056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拼接板 拼接槽 机构盒 混凝土 养护 插板槽 蓄水 插板 面层 拼装 横向设置 开口朝下 挡水板 上端 侧端 拆模 挡水 分列 竖向 凸起 拼接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混凝土蓄水养护的可拼装挡水板,包括拼接板、插板和机构盒,拼接板的一侧端面上设有端部拼接槽,拼接板的另一侧端面上设有拼接凸起,拼接板的下侧端面上设有插板槽,插板的上端插于插板槽内,拼接板的一侧面板上竖向设有两个面层拼接槽,两个面层拼接槽分列于拼接板两端边缘,机构盒横向设置于拼接槽的另一侧面板上,机构盒的开口朝下。实现对混凝土进行持续蓄水养护,且不受拆模影响,提高模板的周转率,减少模板数量,降低成本。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混凝土蓄水养护的可拼装挡水板。
背景技术
大体积混凝土的温度开裂和干燥开裂比较普遍,诸多大体积结构混凝土,例如大体积底板混凝土、大体积承台混凝土等都惯用表面蓄水养护的方法对大体积混凝土进行保温保湿养护。但针对一些需要拆模的大体积结构,例如承台结构,蓄水层须由混凝土模板作为容器壁,当模板拆除时,便无法再持续进行蓄水养护,而且目前大多工程由于工期和模板周转的要求,混凝土拆模时间较早,往往在混凝土浇筑的第三天便拆除模板,此时恰逢混凝土温峰前后,对混凝土的裂缝控制非常不利。
因此,为解决蓄水养护周期的问题,有必要开发一种能够长时间保证蓄水养护,且不受拆模影响的技术手段,本实用新型便为解决该问题提供了一种行之有效的技术手段。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提供了一种用于混凝土蓄水养护的可拼装挡水板,实现对混凝土进行持续蓄水养护,且不受拆模影响,提高模板的周转率,减少模板数量,降低成本。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用于混凝土蓄水养护的可拼装挡水板,包括拼接板、插板和机构盒,拼接板的一侧端面上设有端部拼接槽,拼接板的另一侧端面上设有拼接凸起,拼接板的下侧端面上设有插板槽,插板的上端插于插板槽内,拼接板的一侧面板上竖向设有两个面层拼接槽,两个面层拼接槽分列于拼接板两端边缘,机构盒横向设置于拼接槽的另一侧面板上,机构盒的开口朝下。
按照上述技术方案,机构盒上设有弹力机构。
按照上述技术方案,插板槽的深度为50mm~100mm,插板的下端面与拼接板的下端面的距离为200mm~400mm。
按照上述技术方案,拼接凸起的厚度为12mm~20mm。
按照上述技术方案,面层拼接槽与同侧拼接板侧端面距离为5mm~10mm。
按照上述技术方案,拼接板的厚度为15mm~30mm,高度为30mm~50mm。
按照上述技术方案,拼接板的材料为塑料。
按照上述技术方案,插板的材料为不锈钢。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中的挡水板可两块或多块拼接,即可直线拼接,亦可直角拼接,并与混凝土模板配合对接,结构简单,具有良好的可操作性,当混凝土模板拆除时,可保留挡水板,实现对混凝土进行持续蓄水养护,且不受拆模影响,提高模板的周转率,减少模板数量,降低成本,为大体积混凝土进行蓄水养护的良好技术措施,对大体积结构混凝土的裂缝控制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手段。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用于混凝土蓄水养护的可拼装挡水板的左侧立面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用于混凝土蓄水养护的可拼装挡水板的右侧立面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用于混凝土蓄水养护的可拼装挡水板的后侧立面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拼接板的立面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市市政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武汉市桥梁工程有限公司;江苏苏博特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中铁重工有限公司,未经武汉市市政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武汉市桥梁工程有限公司;江苏苏博特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中铁重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30505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建筑用砌墙装置
- 下一篇:基于BIM的装配式建筑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