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水稻育苗盘有效
申请号: | 201721303900.9 | 申请日: | 2017-10-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7284392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01 |
发明(设计)人: | 吕宏斌;丁明亮;钱敏;李政芳;李琼;王忠华;金代珍;刘宏珺;朱永华;黄格;郑爱清;赵红;杨林仙;浦秋红;李宏生;李绍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G9/029 | 分类号: | A01G9/029 |
代理公司: | 成都方圆聿联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51241 | 代理人: | 曹少华 |
地址: | 650205 ***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水稻 育苗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育苗盘,具体为用于实验室的水稻育苗盘。
背景技术
常见的水稻育苗盘是用于插秧机用的育苗盘,适合大批量的育苗用,而在实验室对育苗做实验,是小批量的育苗,并且对不同组的苗需要取出进行试验用,而常见的水稻育苗盘的培育钵是连体的,无法单个或者多个成组的取出。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实验室用的水稻育苗盘,方便取出培育钵。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技术方案为:
水稻育苗盘,包括母盘,母盘内开设有多个平行的槽,每个槽内放置一个子盘,所述的子盘包括一个矩形的加强边框,加强边框内设置下沉的面板,所述的面板的上表面低于加强边框的上边缘;所述的面板上开设有多个圆孔,每个圆孔内放置一个培育钵;培育钵的开口设有边沿,所述的边沿卡在面板上;所的加强边框的两端设置有把手。
所述的加强边框下表面设置有多个垂直的支架,支架的底端位置低于或者等于培育钵底部的位置。
所述的支架之间布置有防晃网,所述的防晃网由弹性绳交错组成网,网孔不大于培育钵的直径;所述的培育钵穿过其中一个网孔。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水稻育苗盘,可以方便的一次性取出一个子盘内成组的育苗钵,适用于实验室小批量的育苗和试验使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和图2所示,水稻育苗盘,包括母盘1,母盘1内开设有多个平行的槽2,每个槽内放置一个子盘,所述的子盘包括一个矩形的加强边框3,加强边框3内设置下沉的面板4,所述的面板4的上表面低于加强边框3的上边缘;所述的面板4上开设有多个圆孔6,每个圆孔6内放置一个培育钵7;培育钵7的开口设有边沿,所述的边沿卡在面板4上;所的加强边框3的两端设置有把手5。一组实验样品可以放在一个子盘内的培育钵7内,每次取出 的时候,只要取出子盘即可成组的取出,并且方便样品的标识。
面板4设置成下沉式,可以防止施肥和浇水的时候溢出。
如图2所示,所述的加强边框3下表面设置有多个垂直的支架8,支架8的底端位置低于或者等于培育钵7底部的位置。支架8的作用主要是对整体的子盘和培育钵7进行支撑,比如取出子盘后放在地面上,加强边框3会因为自身重量下落,与培育钵7脱离,通过支架8的支撑,可以将培育钵7抬起。
如图2和图3所示,所述的支架8之间布置有防晃网9,所述的防晃网9由弹性绳交错组成网,网孔不大于培育钵7的直径;所述的培育钵7穿过其中一个网孔。防晃网9对培育钵7的下半部进行固定,防止在移动过程中培育钵7晃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未经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30390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