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绝缘子有效
申请号: | 201721303843.4 | 申请日: | 2017-10-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7367707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15 |
发明(设计)人: | 马斌;黄清;倪桂炎;蔡薛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神马电力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19/00 | 分类号: | H01B19/00;H01B17/3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6017 江苏省南通市南通经济技术开发区***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绝缘子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绝缘子,包括绝缘体、伞裙及法兰,伞裙包覆在绝缘体的外壁上,法兰连接于绝缘体的两端,法兰包括底座、由底座延伸出的套管部,套管部套设于绝缘体的外壁上,套管部内壁与绝缘体的外壁之间形成容胶槽,套管部设置至少一个注胶孔和至少一个排气孔,注胶孔与排气孔连通容胶槽,绝缘体端面与法兰底座连接,与绝缘体端面连接的法兰底座处设置第一凹槽,第一凹槽内设置第一密封件,套管部与伞裙连接界面处设置第二密封件。本实用新型的绝缘子,具有可靠地密封性能,有助于提高绝缘子的胶装效率和胶液填充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输电绝缘设备领域,具体是一种绝缘子。
背景技术
目前,绝缘子用法兰与绝缘体胶装方面,主要有间隙配合胶装与过盈配合胶装两种主流技术,但过盈配合胶装技术存在密封可靠性不高、加工精度要求高等技术短板而不能被广泛推广,间隙配合胶装存在生产效率低、产品流转速度慢等缺点。
卧式胶装工艺的使用,不仅有助于提高产品的胶装及封胶速率,而且能够同步进行绝缘子伞裙的修剪、打磨、清洗等工作,有效整合产品的后道处理工序,提高绝缘子产品的生产效率。
但现有技术在卧式胶装结构上仍存在密封效果不佳、胶液填充率不足、胶装部分残留气体等缺陷,阻碍了卧式胶装工艺的进一步发展。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绝缘子,该绝缘子密封性能佳、胶液填充率高、胶装效率高。
为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手段如下:一种绝缘子,包括绝缘体、伞裙及法兰,伞裙包覆在绝缘体的外壁上,法兰连接于绝缘体的两端,法兰包括底座、由底座延伸出的套管部,套管部套设于绝缘体的外壁上,套管部内壁与绝缘体的外壁之间形成容胶槽,套管部设置至少一个注胶孔和至少一个排气孔,注胶孔与排气孔连通容胶槽,绝缘体端面与法兰底座连接,与绝缘体端面连接的法兰底座处设置第一凹槽,第一凹槽内设置第一密封件,套管部与伞裙连接界面处设置第二密封件。
上述绝缘子,在与绝缘体端面连接的法兰底座处设置第一凹槽,第一凹槽内设置第一密封件,套管部与伞裙连接界面处设置第二密封件,该种预密封结构的设计及密封件的配合使用,使得容胶槽在未注射胶液时就能够达到密封效果。在套管部设置至少一个注胶孔和至少一个排气孔,与密封结构配合使用,进一步提高胶液填充率和胶装效率。
其中,上述套管部内壁和上述绝缘体的外壁分别设置相互对应的第二凹槽和第三凹槽,第二凹槽和第三凹槽构成上述容胶槽。
在上述套管部内壁和上述绝缘体的外壁分别设置第二凹槽和第三凹槽共同构成容胶槽,使得容胶槽的加工余量分配至套管部和绝缘体上,避免加工余量只单独分配至套管部或绝缘体上,而对其强度造成影响。
其中,上述容胶槽环绕绝缘体轴向设置且互相平行排布。
上述容胶槽环绕绝缘体的轴向设置且互相平行排布,便于法兰的车加工,使得法兰与绝缘体的胶液呈均匀分布,有助于提高胶装结构的连接可靠性。
其中,上述排气孔连通距离上述底座最远的容胶槽。
上述排气孔设置与距离上述底座最远的容胶槽连通,有助于气体依次排出,避免了部分气体在胶液固化收缩后无法排出。
其中,上述套管部内壁围绕上述绝缘体的轴向设置第一竖槽和第二竖槽,第一竖槽连通上述排气孔,第二竖槽与第一竖槽沿上述绝缘体的径向对应构成的圆心角为180°。
套管内壁设置的竖槽与排气孔连通,便于气体的排出,防止气体堵塞于容胶槽内。将第二竖槽与第一竖槽沿绝缘体的径向对应构成180°圆心角,卧式胶装绝缘子时,使得两个竖槽分别位于绝缘子的正上方与正下方,位于正上方的竖槽与排气孔连通,便于容胶槽内气体的排出,位于下方的竖槽便于容胶槽之间胶液的流通,提高胶装效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神马电力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苏神马电力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30384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安全型臭氧漂白实验装置
- 下一篇:低压低惯性生物柱浸试验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