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膝关节置换康复治疗椅有效
申请号: | 201721303537.0 | 申请日: | 2017-10-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7286587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01 |
发明(设计)人: | 苏一溪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一溪 |
主分类号: | A63B23/04 | 分类号: | A63B23/04 |
代理公司: | 山西五维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14105 | 代理人: | 茹牡花 |
地址: | 048399 山西***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膝关节 置换 康复 治疗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膝关节置换康复治疗椅。
背景技术
人工关节置换是指采用金属等材料,根据人体关节的形态、构造及功能制成的人工关节假体,通过外科技术植入人体内,代替患病关节功能,达到缓解关节疼痛,恢复关节功能的目的。随着社会人口老龄化、平均寿命的不断延长以及生活质量的进一步提高,对人工关节置换术的医疗需求也在持续增长。目前,膝关节置换和髋关节置换是人工关节置换术中最常见的两类手术,其十年的成功率已经超过90%,更有80%以上的患者可以正常使用植入的假体长达20年以上,甚至伴随其终生。随着关节置换手术的推广应用,对如何提高置换手术成功率的关注也得到明显的提高,相关科技及医务人员也在各个方面进行探索与努力。
而在关节置换手术后,患者康复训练也是一个很关键因素,如何让患者在平时的康复训练过程中不太费力,伸缩自如且又方便轻松的进行锻炼,成为一个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关节置换手术后在平时的康复训练过程中脚部伸缩费时费力,不利于置换手术康复等问题,而提供一种膝关节置换康复治疗椅。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膝关节置换康复治疗椅,包括椅子,其中:它还包括伸缩调节机构;所述的伸缩调节机构设在椅子的底部;
所述的伸缩调节机构包括两个前底板、两个后底板、两个脚踏板;所述两个后底板的外侧分别通过合页与椅子两支腿的底部活动连接,且均位于椅子的内侧;所述后底板的前端通过合页与前底板的一端活动连接;在所述的前底板、后底板上成一条线开设有两条轨道,在所述的脚踏板的下表面对应于轨道的位置设有滑轮;所述的脚踏板位于前底板与后底板的上面并通过脚踏板下面设的滑轮与前底板与后底板上开设的轨道连接。
进一步优选方案,在所述的两个后底板的内侧的内侧开设有凹槽,在凹槽内插有一块或二块加强板。
进一步优选方案,在所述的前底板的顶端还设有手拉环。
本实用新型结构只需患者随意把脚踩在脚踏板上,利用轨道与滑轮的力,来进行伸缩脚部,进行轻松省力的康复训练,因此,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成本低、康复训练不费力,有利于患者置换手术的成功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所述一种膝关节置换康复治疗椅,包括椅子1,其中:它还包括伸缩调节机构;所述的伸缩调节机构设在椅子1的底部;
所述的伸缩调节机构包括两个前底板2、两个后底板3、两个脚踏板4;所述两个后底板3的外侧分别通过合页与椅子1两支腿的底部活动连接,且均位于椅子1的内侧;所述后底板3的前端通过合页与前底板2的一端活动连接;在所述的前底板2、后底板3上成一条线开设有两条轨道5,在所述的脚踏板4的下表面对应于轨道5的位置设有滑轮6;所述的脚踏板4位于前底板2与后底板3的上面并通过脚踏板4下面设的滑轮与前底板2与后底板3上开设的轨道5连接。
本实施例中在所述的两个后底板的内侧3的内侧开设有凹槽7,在凹槽7内插有二块加强板8。
本实施例在所述的前底板的顶端还设有手拉环9。
本实用新型膝关节置换康复治疗椅,在使用完毕后,将前底板2对折与后底板背面,然后再将后底板折于椅腿内侧即可当普通坐椅,合二为一,非常方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一溪,未经苏一溪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30353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