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防卡死电机驱动截止阀有效
申请号: | 201721303514.X | 申请日: | 2017-10-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7364398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15 |
发明(设计)人: | 田洪卫;欧丹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科迪流体控制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K31/04 | 分类号: | F16K31/04;F16K31/53;F16K1/36;F16K1/32;F16K27/02 |
代理公司: | 北京轻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12 | 代理人: | 王新生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卡死 电机 驱动 截止阀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防卡死电机驱动截止阀,包括阀体基壳、阀芯组件、阀杆、电驱动机构以及封盖组件,所述阀体基壳两端分别设置有进入管腔和排出管腔,阀体基壳内部中间设置有用于连通进入管腔和排出管腔的阀芯口,所述阀芯口配合设置有阀芯组件,所述阀芯组件包括阀芯基座以及封堵阀芯口的阀体,所述阀体包括上部的圆筒阀体以及下部的锥筒阀体,圆筒阀体顶端嵌装在安装圆环内,安装圆环内圈通过螺纹与阀芯基座底部伸出端固定连接,所述阀杆底部依次穿过阀芯基座以及锥筒阀体的中心,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合理,操作使用方便,流量调节精度高,阀体调节控制结构可靠稳定,电机使用安全度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阀门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防卡死电机驱动截止阀。
背景技术
阀门是用来开闭管路、控制流向、调节和控制输送介质的参数(温度、压力和流量)的管路附件。根据其功能,可分为关断阀、止回阀、调节阀等。
阀门是流体输送系统中的控制部件,具有截止、调节、导流、防止逆流、稳压、分流或溢流泄压等功能。用于流体控制系统的阀门,从最简单的截止阀到极为复杂的自控系统中所用的各种阀门,其品种和规格相当繁多。
其中,截止阀又称截门阀,属于强制密封式阀门,所以在阀门关闭时,必须向阀瓣施加压力,以强制密封面不泄漏。当介质由阀瓣下方进入阀门时,操作力所需要克服的阻力,是阀杆和填料的摩擦力与由介质的压力所产生的推力,关阀门的力比开阀门的力大,所以阀杆的直径要大,否则会发生阀杆顶弯的故障。现有的截止阀大多采用人工手动调节控制,操作使用不方便,流量调节精度较低;也有部分截止阀以步进电机作为驱动动力。但是,由于步进电机按程序以电磁脉冲为驱动,与阀体装配后的误差太大,一旦阀门关闭后,步进电机还在向下给予阀杆压力,阀杆受到的反作用力容易造成步进电机丢转、卡死等问题,导致步进电机损坏失效。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卡死电机驱动截止阀,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防卡死电机驱动截止阀,包括阀体基壳、阀芯组件、阀杆、电驱动机构以及封盖组件,所述阀体基壳两端分别设置有进入管腔和排出管腔,阀体基壳内部中间设置有用于连通进入管腔和排出管腔的阀芯口,所述阀芯口配合设置有阀芯组件,所述阀芯组件包括阀芯基座以及封堵阀芯口的阀体,所述阀体包括上部的圆筒阀体以及下部的锥筒阀体,圆筒阀体顶端嵌装在安装圆环内,安装圆环内圈通过螺纹与阀芯基座底部伸出端固定连接,所述阀杆底部依次穿过阀芯基座以及锥筒阀体的中心,且阀杆上位于阀芯基座上方安装固定有第一卡环,阀杆上位于阀芯基座下方安装固定有与阀芯基座底面紧贴的第二卡环,所述第一卡环与阀芯基座顶面之间连接有套装在阀杆上的第一线性弹簧,所述阀体基壳顶部延伸设置有安装孔座,安装孔座上密封封堵有封盖组件,所述封盖组件上端安装有电驱动机构,所述阀杆顶部穿过封盖组件并与电驱动机构输出端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电驱动机构包括罩装在封盖组件上的机架罩、安装在机架罩上的驱动电机以及传动齿条套,所述阀杆顶部穿过封盖组件并套装有传动齿条套,所述驱动电机通过输出轴上的蜗杆与机架罩内转动安装的涡轮盘啮合连接,涡轮盘侧面上安装有与涡轮盘同轴线设置的传动齿,所述传动齿与传动齿条套外壁上的齿条啮合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封盖组件包括通过螺纹插装固定在安装孔座内的安装套,安装套上端开口通过螺纹插装固定有封堵盖座,所述安装套底部以及封堵盖座顶部均开设有供阀杆穿过的中心孔,位于安装套以及封堵盖座内部的阀杆从上至下依次设置有与阀杆固定的第三卡环、套装在阀杆上的第二线性弹簧以及挡片圈,所述第二线性弹簧顶端与第三卡环固定连接,第二线性弹簧底端与挡片圈固定连接,所述挡片圈底面与安装套底部紧贴设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安装套底部供阀杆穿过的中心孔内壁安装有第一密封圈,所述封堵盖座顶部供阀杆穿过的中心孔内壁安装有第二密封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科迪流体控制设备有限公司,未经苏州科迪流体控制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30351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