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混凝土用恒温恒湿干缩实验箱有效
申请号: | 201721298512.6 | 申请日: | 2017-10-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7521024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22 |
发明(设计)人: | 陈奔放;程海建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同力建材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L1/00 | 分类号: | B01L1/00;B01L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挺立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65 | 代理人: | 倪钜芳 |
地址: | 224006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实验箱 主箱体 水箱 水槽 发热电阻 恒温恒湿 加热电阻 雾化喷头 防水套 干缩 混凝土 本实用新型 湿度感应器 铝箔 安全事故 电磁阀门 顶部设置 外部设置 外侧设置 内表壁 阀门 机箱 防水 水管 灵敏 侵入 采集 电池 检测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混凝土用恒温恒湿干缩实验箱,包括实验箱,所述实验箱由主箱体和机箱组成,所述主箱体的背部设置有发热电阻,所述发热电阻的外侧设置有防水套所述主箱体的上方设置有水箱,所述水箱的一侧设置有电磁阀门,所述水箱与雾化喷头之间设置有水管。在实验箱的顶部设置了水槽,通过湿度感应器时时检测箱内湿度,当需提高湿度时水槽的电池阀门就会打开通过箱体内设置的雾化喷头向箱体中喷水,这一装置使得实验箱湿度的控制更将准确灵敏,方便了实验人员的工作以及数据的采集;在实验箱的内表壁中设置了防水铝箔,在加热电阻的外部设置了防水套,防止水侵入箱体中或加热电阻中,杜绝了安全事故的发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混凝土实验设备相关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混凝土用恒温恒湿干缩实验箱。
背景技术
恒温恒湿箱也称恒温恒湿试验机、恒温恒湿实验箱、恒温机或恒温恒湿箱,用于检测材料在各种环境下性能的设备及试验各种材料耐热、耐寒、耐干、耐湿性能。适合电子、电器、通讯、仪表、车辆、塑胶制品、金属、食品、化学、建材、医疗、航天等制品检测质量之用。
现有技术的实验设备存在以下问题:1、实验箱很容易控制温度,但对于湿度的控制不太好,当湿度降低到一定程度时不容易将箱体内的湿度再次提高上来,这种情况下往往需要实验人员往箱体内放水,这样操作不够方便,耽误实验效果;2、实验箱体内的防水措施不够到位,发热电阻大多裸露在空气中,具有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混凝土用恒温恒湿干缩实验箱,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实验箱内湿度提高不方便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混凝土用恒温恒湿干缩实验箱,包括实验箱,所述实验箱由主箱体和机箱组成,所述机箱的内部设置有四条散热槽,所述主箱体安装在机箱的上方,所述防水铝箔安装在主箱体的内壁上,所述主箱体的内部设置有相互对称的限位卡槽,两个所述限位卡槽之间设置有储物架,所述储物架上设置有混泥土,所述主箱体的背部设置有发热电阻,所述发热电阻的外侧设置有防水套,所述主箱体的顶部设置有雾化喷头,所述雾化喷头的一侧设置有温度感应器,且雾化喷头的另一侧设置有湿度感应器,所述主箱体的上方设置有水箱,所述水箱的一侧设置有电磁阀门,所述水箱与雾化喷头之间设置有水管,所述主箱体的外侧设置有推拉门,所述推拉门的正中间设置有观察窗,所述观察窗的一侧设置有门把手,所述观察窗的外侧设置有隔板,所述主箱体的一侧设置有显示屏,所述显示屏的下方设置有单片机,所述单片机的下方设置有电源开关,所述电源开关的下方设置有控制面板,所述实验箱的四个底角上均设置有万向轮。
优选的,所述推拉门和主箱体通过铰链旋转连接。
优选的,所述门把手和推拉门通过螺丝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观察窗和隔板均卡合在推拉门的内部。
优选的,所述温度感应器与单片机、电磁阀门与单片机和湿度感应器与单片机的连接方式为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水箱与实验箱的连接方式为焊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在实验箱的顶部设置了水槽,通过湿度感应器时时检测箱内湿度,当需提高湿度时水槽的电池阀门就会打开通过箱体内设置的雾化喷头向箱体中喷水,这一装置使得实验箱湿度的控制更将准确灵敏,方便了实验人员的工作以及数据的采集。
2、本实用新型在实验箱的内表壁中设置了防水铝箔,在加热电阻的外部设置了防水套,防止水侵入箱体中或加热电阻中,杜绝了安全事故的发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平面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同力建材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同力建材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29851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