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预制钢筋混凝土路基有效
申请号: | 201721296776.8 | 申请日: | 2017-10-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7347861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11 |
发明(设计)人: | 张汉西;刘国草;陈杰;王海惠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裕达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C3/02 | 分类号: | E01C3/02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兰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419 | 代理人: | 曹明兰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东莞市东城***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预制 钢筋混凝土 路基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预制钢筋混凝土路基,包括承重碎石层、承重砌块层、预制槽形钢筋架构、平铺钢筋、混凝土浇筑层;沿路基延伸方向,且以路基宽度为间距形成两道平行的承重碎石层,两道所述承重碎石层上沿路基延伸方向对应堆砌设置有两道承重砌块层,两道所述承重砌块层之间形成的内凹结构中嵌设有配套的预制槽形钢筋架构,所述预制槽形钢筋架构的内凹陷结构内填充有混凝土浇筑层;所述混凝土浇筑层内部,垂直于路基延伸方向间距横向平行设置有平铺钢筋。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预制钢筋混凝土路基,施工效率较高,坚固耐用,具有足够的抗冲刷能力和较大的刚度,且抗变形能力强,坚实、平整、整体性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道路建设相关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用作水泥混凝土面层的材料包括普通混凝土,钢筋混凝土,连续配筋混凝土,钢纤维混凝土、碾压混凝土等。在公路、城市道路及机场道面中,目前我国采用得最广泛的是现场浇筑的普通混凝土路面,这类混凝土路面除接缝区和局部范围(边缘或角隅)外,不配置钢筋,使用寿命相对得不到最大的效果。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预制钢筋混凝土路基,施工效率较高,坚固耐用,具有足够的抗冲刷能力和较大的刚度,且抗变形能力强,坚实、平整、整体性好。
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预制钢筋混凝土路基,包括承重碎石层、承重砌块层、预制槽形钢筋架构、平铺钢筋、混凝土浇筑层;沿路基延伸方向,且以路基宽度为间距形成两道平行的承重碎石层,两道所述承重碎石层上沿路基延伸方向对应堆砌设置有两道承重砌块层,两道所述承重砌块层之间形成的内凹结构中嵌设有配套的预制槽形钢筋架构,所述预制槽形钢筋架构的内凹陷结构内填充有混凝土浇筑层;所述混凝土浇筑层内部,垂直于路基延伸方向间距横向平行设置有平铺钢筋。
进一步的,所述预制槽形钢筋架构的底部两端成对设置有沿路基延伸方向分布的尖锥状钢筋柱。
进一步的,所述预制槽形钢筋架构的内凹陷结构内还填充有碎钢筋。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预制钢筋混凝土路基,施工效率较高,坚固耐用,具有足够的抗冲刷能力和较大的刚度,且抗变形能力强,坚实、平整、整体性好。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更进一步的说明。
如附图1,预制钢筋混凝土路基,包括承重碎石层1、承重砌块层2、预制槽形钢筋架构3、平铺钢筋4、混凝土浇筑层7;沿路基延伸方向,且以路基宽度为间距形成两道平行的承重碎石层1,两道所述承重碎石层1上沿路基延伸方向对应堆砌设置有两道承重砌块层2,两道所述承重砌块层2之间形成的内凹结构中嵌设有配套的预制槽形钢筋架构3,所述预制槽形钢筋架构3的内凹陷结构内填充有混凝土浇筑层7;所述混凝土浇筑层7内部,垂直于路基延伸方向间距横向平行设置有平铺钢筋4。通过工厂预制的预制槽形钢筋架构3,实现道路的施工简化为:a)埋设碎石;b)筑砌块层;c)放置预制槽形钢筋架构、平铺钢筋4和碎钢筋;d)浇筑混凝土;上述结构的改进可以实现道路施工效率较高。
所述预制槽形钢筋架构3的底部两端成对设置有沿路基延伸方向分布的尖锥状钢筋柱5。增加了混凝土浇筑层的足够的抗冲刷能力和较大的刚度,抗变形能力大大增强。
所述预制槽形钢筋架构3的内凹陷结构内还填充有碎钢筋。可以充分利用建筑垃圾,并且可以进一步的使得道路的路基达到抗冲刷能力和较大的刚度,抗变形能力大大增强。
综上,本实用新型施工效率较高,坚固耐用,具有足够的抗冲刷能力和较大的刚度,且抗变形能力强,坚实、平整、整体性好。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裕达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广东裕达建设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29677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汽设备蒸汽冷凝水节能回收装置
- 下一篇:基于智能移动终端的种粒计数计量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