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双网植生棒生态护坡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721294964.7 | 申请日: | 2017-10-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7331716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08 |
发明(设计)人: | 王日明;王志强;张子勤 | 申请(专利权)人: | 钦州学院;湖南芷兰生态环境建设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17/20 | 分类号: | E02D17/20;A01G22/00;A01G17/00 |
代理公司: | 长沙市融智专利事务所 43114 | 代理人: | 熊靖宇 |
地址: | 535011 广西壮族***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双网植生棒 生态 护坡 结构 | ||
1.一种双网植生棒生态护坡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锚钉、铁丝网、植生棒、椰纤维网、基肥层、种子层和无纺布,在护坡坡面上依次布设铁丝网、植生棒、基肥层、椰纤维网、种子层和无纺布,多个所述锚钉在护坡坡面上沿纵向、横向设置一定间距布设,所述锚钉的一端固定在护坡坡面上,另一端伸出护坡坡面一段距离,所述铁丝网通过锚钉固定在护坡坡面上,多个所述植生棒首尾连接沿水平方向布设在护坡坡面上形成植生棒组,相邻植生棒组平行设置,所述植生棒固定在锚钉和/或铁丝网上,所述基肥层喷射在相邻植生棒之间的铁丝网上,所述椰纤维网铺设在基肥层上,所述种子层喷射在椰纤维网上,所述无纺布覆盖在种子层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网植生棒生态护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锚钉与坡面呈70°的夹角。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网植生棒生态护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铁丝网通过铁丝固定在锚钉上,所述植生棒通过铁丝固定在锚钉和/或铁丝网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网植生棒生态护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锚钉伸出护坡坡面10cm。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之一所述的双网植生棒生态护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椰纤维网的网线直径为0.4~0.5cm,单线拉力≥20kg,所述椰纤维网用U形钉固定在护坡坡面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双网植生棒生态护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植生棒为直径10cm、长3-5m的长条形植生棒。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双网植生棒生态护坡结构,其特征在 于:所述基肥层厚度为8cm。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双网植生棒生态护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种子层厚度为2cm。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双网植生棒生态护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纺布为18g/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钦州学院;湖南芷兰生态环境建设有限公司,未经钦州学院;湖南芷兰生态环境建设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294964.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