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适用于运输的储粮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1294468.1 | 申请日: | 2017-10-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7226166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13 |
发明(设计)人: | 张竹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交通学院 |
主分类号: | B65D90/48 | 分类号: | B65D90/48;B65D90/18;B65D90/00;B65D88/7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0357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适用于 运输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粮食储存运输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适用于运输的储粮装置。
背景技术
我国是一个粮食的消费大国,每年需要将上亿吨的粮食运往全国各地。粮食的储存和运输是一个大问题,现有的运输模式都是从粮库采用专用车辆进行运输,运输过程中无法进行防潮,导致只能进行短期运输,而且受天气影响很大。
粮食在运输过程中会发热、发潮,如果不及时进行处理,极易导致变质。粮食运输到目的地后,必须进行及时卸粮和晾晒,给粮食长期储存和远距离运输带来很大的难题。
专利CN 103395581 B采用的技术方案为:外框架为中空的四方形框架,软体袋置于外框架之内。软体袋充满粮食后,其形状和外框架的内腔形状大小基本一致。外框架的横梁和纵梁纵横交错。在外框架的拐角处设置标准角件,以便于吊装和运输。通过灌装口将粮食装入软体袋,通过充气阀门为软体袋充气,通过抽气阀门将软体袋内的空气抽出,以实现真空包装。其技术方案虽然解决了防潮和便于运输的技术问题,但是没有解决粮食发热、易导致变质的技术问题;同时,由于采用外框架为中空的四方形框架结构,导致运输车辆返程时必须空载,无法装载其他货物,导致运输效率低下,无法实现一车多用。
因此,改变现有粮食物流的状况,探索加快发展散粮运输的新装备,提高车辆使用效率,尤其实现一车多用,而且能够实现轻量化,已成为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适用于运输的储粮装置,具有结构简单,能够解决粮食发热、发潮的技术问题,可以实现一车多用,提高运输效率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技术措施实现的:
一种适用于运输的储粮装置,包括厢体、装粮口组件、后厢门、气路组件、螺旋组件、马达、层网组件、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控制单元;所述的厢体的周壁安装有密封层;所述的厢体的上厢板上安装有至少一套装粮口组件;所述的螺旋组件上安装有马达,马达固定安装在厢体的上厢板上,螺旋组件的两端通过轴承安装在厢体的上厢板和下厢板上;所述的层网组件安装在厢体的下端,层网组件和厢体的下厢板之间留有空隙,以利于高压空气流通;厢体的下厢板上开有至少一个孔,每个孔配合安装有一套气路组件,气路组件与高压气泵相连;后厢门安装在厢体的后端,后厢门和厢体之间安装有密封条;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各至少一套安置在厢体内;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马达和控制单元电连接;控制单元将采集的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信号通过无线发送到后台控制系统;
所述的高压气泵带有干燥装置;
所述的装粮口组件带有泄压阀;
所述的层网组件由至少三层钢丝网组成,底部有刚性支撑框架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一种适用于运输的储粮装置,采用温度监控和翻粮、除潮、降温装置,保证粮食不变质,能够实现粮食长期储存和便于运输,而且返程时能够运输其他货物,实现一车多用,具有结构简单,运输效率高的优点。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螺旋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层网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控制原理示意图。
图中,1-厢体,2-装粮口组件,3-后厢门,4-气路组件,5-螺旋组件,6-马达,7-层网组件,8-温度传感器,9-湿度传感器,10-控制单元。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清楚说明本方案的技术特点,下面通过一个具体实施方式,并结合附图,对本方案进行阐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交通学院,未经山东交通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29446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旋翼桨叶的可移动式装载装置
- 下一篇:一种节能环保的多功能垃圾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