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爆闪灯测试仪有效
申请号: | 201721293936.3 | 申请日: | 2017-10-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7263906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20 |
发明(设计)人: | 曹克信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成达兴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31/44 | 分类号: | G01R31/44;G01M11/02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首创君合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35204 | 代理人: | 李雁翔,杨丹莺 |
地址: | 363000 福建省漳***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爆闪灯 测试仪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爆闪灯测试仪。
背景技术
交通爆闪灯的现场测试是一直困扰业界的问题,对于爆闪灯的生产工厂,有成套的测试仪器,测试没有问题,但这些测试仪器体积庞大、笨重,对于爆闪灯的施工现场,一般是高空作业,无法把工厂用的台式测试仪器搬到施工现场,这就需要手持的、便携的测试仪器。
现有的爆灯测试除体积庞大、笨重外还存在下列问题:
1、采用测试储能电容两端电压来判断该电容是否被灯管放电以推断灯管是否点亮,实际上只能测试灯有没有被触发,如果灯管损坏、储能电容漏电等情况储能电容仍会被放电,因此灯有没有被点亮未必能测出,也无法测出老化程度。
2、接触式测量,要把灯拆开来才能测量储能电容两端电压,这会增加工作量和人工费用。把灯的触发脉冲输入到单片机作测试参考,这也要求把灯拆开,同样会增加工作量和人工费用。
3、把测试结果通过串口送出数据,还要借助计算机方能知道测试结果。
4、只能测试气体爆闪灯。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之不足,提供一种爆闪灯测试仪。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爆闪灯测试仪,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外部机壳和单片机,单片机输出触发信号触发爆闪灯爆闪后将光敏传感器采集到的爆闪灯的爆闪信号经单片机处理后输出显示并将测试结果保存,外部机壳上具有光敏传感器的光接收窗口和显示窗口。
在另一较佳实施例中,还包括连接单片机的爆闪信号的整形电路、电平转换电路、电源与开关电路和按键。
在另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触发信号为通过电平转换电路形成的触发脉冲和通断开关量。
在另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光接收窗口设置在所述机壳的侧面,所述显示窗口设置在所述机壳的顶面。
在另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电平转换电路包括NPN型三极管、PNP型三极管、第一二极管、光耦和测试端子,所述NPN型三极管的基极通过第一电阻连接单片机的第一输出端口以接收输出脉冲,发射极接地,集电极分别连接PNP三级管的基极和第二电阻,第二电阻另一端连接电源端;所述PNP型三极管发射极接电源,集电极输出测试脉冲分别连接第三电阻和第四电阻的其中一端,第三电阻的另一端连接光耦电路后再连接测试端子,第四电阻的另一端分别连接第一二极管的负极和测试端子,第一二极管正极接地。
在另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整形电路包括光敏传感器、PNP型三极管和第二二极管,所述光敏传感器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PNP型三极管的基极与地端,所述PNP型三极管基极还通过第五电阻连接电源端,所述三极管发射极通过第二二极管连接电源端,所述三极管集电极分别连接单片机输入端口和第六电阻的一端,第六电阻的另一端接地。
在另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光敏传感器为光敏二极管或光敏电阻。
在另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的电源与开关电路中设有受单片机控制的电子开关,用于开、关机的控制。
在另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的电源与开关电路中设有一限流电阻为单片机在关机时提供电能以保持单片机可正常休眠且休眠期间数据不丢失。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通过单片机输出触发信号触发爆闪灯爆闪后将光敏传感器采集到的爆闪灯的爆闪信号经单片机处理后输出显示并将测试结果保存,采用光敏传感器测量灯有没有发光而不是测量灯是否被触发,为非接触测试,不用拆灯,可节省工作量和人工费用,并且体积小、可手持、携带方便;光接收窗口位于测试仪壳体的侧面,显示窗口设置在壳体的顶面,手持爆闪灯测试仪进行测试时只需要将光接收窗口朝向光源即可,并且可直观看到测试结果,省去用计算机来读取测试结果,可为施工带来方便并提高工作效率;输出触发脉冲去触发灯管或光源,而不是取灯的触发信号作测试参考,这样相当于多一台触发脉冲发生器。
本实用新型除可测试气体爆闪灯外,还可测试LED爆闪灯等非气体灯管为光源的爆闪灯。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爆闪灯测试仪不局限于实施例。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壳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壳体的前侧面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电路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成达兴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福建成达兴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29393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LED驱动电源综合测试仪
- 下一篇:降噪装置及磁共振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