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刹车体验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1293729.8 | 申请日: | 2017-10-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7704740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07 |
发明(设计)人: | 徐传骥;王芳菲;闫如政;王伟琦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保艺源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9B25/02 | 分类号: | G09B25/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德高行远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49 | 代理人: | 杨瑞;王健鹏 |
地址: | 518115 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横岗***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固定底座 伸缩杆 电动伸缩杆 体验装置 滑杆 本实用新型 伸缩杆固定 安全带 连接座 滑道 座椅 刹车 滑杆固定座 控制器控制 汽车刹车 真实模拟 转轴转动 上端 固定座 场景 伸出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刹车体验装置,包括滑道、滑杆、固定底座和座椅,所述固定底座的上方通过伸缩杆固定座固定连接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上远离伸缩杆固定座的一端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伸缩杆连接座,所述伸缩杆连接座的一侧连接有滑杆,所述滑杆的上端设置有限位座,所述固定底座上方靠近滑杆固定座的一侧通过电动伸缩杆固定座固定连接有电动伸缩杆,本实用新型的真实模拟人们乘坐汽车刹车时的情形,体验者在坐入座椅后可体验系或不系安全带,从而使体验者意识到安全带的重要性,本体验装置可以通过AT89S52控制器控制电动伸缩杆的伸出长度来调节滑道与固定底座的角度,可以很方便的调节下滑速度,方便来模拟不同速度下的场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体验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刹车体验装置。
背景技术
安全性已成为驾驶员和乘员首要考虑的问题,也是汽车等最重要的性能之一,理想的安全带作用过程是:首先,及时收紧,在事故发生的第一时刻毫不犹豫地把人“按”在座椅上,然后,适度放松,待冲击力峰值过去,或人已能受到气囊的保护时,即适当放松安全带,避免因拉力过大而使人肋骨受伤。
现有的模拟汽车刹车的体验装置在使用过程中存在一些缺陷,例如体验装置不能通过自动控制滑道角度来调节下滑速度,不能模拟不同速度下的刹车场景。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刹车体验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体验装置不能通过自动控制滑道角度来调节下滑速度,不能模拟不同速度下的刹车场景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刹车体验装置,包括滑道、滑杆、固定底座和座椅,所述固定底座的上方通过伸缩杆固定座固定连接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上远离伸缩杆固定座的一端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伸缩杆连接座,所述伸缩杆连接座的一侧连接有滑杆,所述滑杆的上端设置有限位座,且滑杆的内部对称开设有滑槽,所述限位座的下方通过滑杆固定座与固定底座连接,所述固定底座上方靠近滑杆固定座的一侧通过电动伸缩杆固定座固定连接有电动伸缩杆,所述电动伸缩杆上远离电动伸缩杆固定座的一端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电动伸缩杆连接座,所述电动伸缩杆连接座的一侧设置有滑道,所述滑道包括有滑轨和限位杆,所述限位杆均匀设置在两个滑轨之间,所述滑道的上方通过滑轨滑动连接有滑轮,所述滑轮的上方设置有支撑座,所述支撑座上方设置有座椅,所述座椅的两侧连接有安全带,所述支撑座上方靠近座椅的一侧通过AT89S52控制器安装座固定连接有AT89S52控制器,所述AT89S52控制器安装座上远离AT89S52控制器的一侧通过电动推杆固定座固定连接有电动推杆,所述AT89S52控制器的上方设置有ADXL345加速度传感器,所述ADXL345加速度传感器的一侧设置有AHC7-SD速度传感器,所述滑道上远离滑杆的一端通过滑道固定座与固定底座连接,且滑道上方靠近滑道固定座的一侧设置有减震垫,所述减震垫的一侧设置有支撑杆,所述电动推杆、电动伸缩杆、ADXL345加速度传感器和AHC7-SD速度传感器均与AT89S52控制器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限位杆至少设置有十个,且十个限位杆均匀设置在两个滑轨之间。
优选的,所述滑道与滑杆通过滑槽滑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滑杆与滑杆固定座通过转轴转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滑道与滑道固定座通过转轴转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滑轮共设置有四个,且四个滑轮对称设置在支撑座的底部两侧。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的真实模拟人们乘坐汽车刹车时的情形,体验者在坐入座椅后可体验系或不系安全带,从而使体验者意识到安全带的重要性,本体验装置可以通过AT89S52控制器控制电动伸缩杆的伸出长度来调节滑道与固定底座的角度,可以很方便的调节下滑速度,方便来模拟不同速度下的场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保艺源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保艺源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29372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光机电一体化实验系统
- 下一篇:一种便携式自动安全门安全实训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