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民居的建筑教学演示模型有效
申请号: | 201721292927.2 | 申请日: | 2017-10-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7818053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04 |
发明(设计)人: | 杨叶秀;康大伟;张敏;张华平;肖启涛;王璐;倪雪薇;栗霞;熊平家;陈虹羽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明学院 |
主分类号: | G09B25/04 | 分类号: | G09B25/04 |
代理公司: | 北京众合诚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6 | 代理人: | 夏艳 |
地址: | 650214 云南***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卡槽 嵌插 楼梯 本实用新型 门廊 学生 建筑教学 演示模型 民居 天井 大厦 大门 教学演示模型 空间想象力 变化形式 结构模型 实体建筑 学习兴趣 专业知识 可拆 毗连 小窗 底座 高墙 连通 紧凑 直观 分组 讲解 | ||
本实用新型属于教学演示模型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民居的建筑教学演示模型,包括;正房、耳房、楼梯、大门、门廊、大厦、小厦、高墙型小窗、小天井;正房与耳房通过卡槽的嵌插毗连;正方与两侧耳房连接处各设一楼梯,楼梯与正房,耳房通过卡槽的嵌插紧凑连接;大门居中通过卡槽嵌插在底座上;大门内设门廊;大厦,小厦面向小天井挑出;大厦通过卡槽的嵌插与小厦连通。本实用新型以可拆分组合的实体建筑结构模型的变化形式,对学生进行直观的讲解,选用“一颗印”民居的建筑做模型有利于学生增加感性认识,更容易理解“一颗印”的建筑形制,提升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学生掌握专业知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教学演示模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民居的建筑教学演示模型。
背景技术
目前,中国民居建筑课程的内容种类多样,在教学过程中的讲述一般的教学方法是针对概念结合一些图片来进行讲解,例如“一颗印”民居的建筑形制与文化时,所体现出的平面布局、大门、倒座、天井、屋面和门窗等,结合一些图片或者简单模型来进行讲解,但学生对“一颗印”民居的建筑形制、空间位置的想象和理解是不充分的,教学效果不理想。
综上所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是:学生对“一颗印”民居的建筑形制、空间位置的想象和理解是不充分的,教学效果不理想。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民居的建筑教学演示模型。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民居的建筑教学演示模型,所述民居的建筑教学演示模型包括:正房;
所述正房与耳房通过卡槽的嵌插毗连;所述正方与两侧耳房连接处各设一楼梯,楼梯与正房;
所述耳房通过卡槽的嵌插紧凑连接;
所述大门居中通过卡槽嵌插在底座上;所述大门内设门廊;
所述大厦,小厦面向小天井挑出;所述大厦通过卡槽的嵌插与小厦连通。
进一步,所述正房为三开间,高两层;
进一步,所述耳房,左右各两间,高两层。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及积极效果为:以可拆分组合的实体建筑结构模型的变化形式,对学生进行直观的讲解,选用“一颗印”民居的建筑做模型有利于学生增加感性认识,更容易理解“一颗印”的建筑形制,提升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学生掌握专业知识。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民居的建筑教学演示模型结构示意图;
图中:1、正房;2、耳房;3、楼梯;4、大门;5、门廊;6、大厦;7、小厦;8、高墙型小窗;9、小天井。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发明内容、特点及功效,兹例举以下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作详细的描述。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民居的建筑教学演示模型包括:正房1,耳房2,楼梯3,大门4,门廊5,大厦6,小厦7,高墙型小窗8,小天井9。
所述正房1与耳房2通过卡槽的嵌插毗连;所述正方与两侧耳房2连接处各设一楼梯3,楼梯3与正房1,耳房2通过卡槽的嵌插紧凑连接;所述大门4居中通过卡槽嵌插在底座上;所述大门4内设门廊5;所述大厦6,小厦7面向小天井9挑出;所述大厦6通过卡槽的嵌插与小厦7连通。
进一步,所述正房1为三开间,高两层;
进一步,所述耳房2,左右各两间,高两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明学院,未经昆明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29292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隧道衬砌围岩相互作用的教学模型
- 下一篇:园林三维设计辅助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