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双层式一体化净水器有效
申请号: | 201721291851.1 | 申请日: | 2017-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7498172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15 |
发明(设计)人: | 黄斌;林福旺;赖小辉;林明珠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州盈科水处理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04 | 分类号: | C02F9/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50000 福建省福州市仓山区盖山镇***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过滤区 沉淀区 反应区 排水沟 一体化净水器 本实用新型 配水槽 双层式 全自动运行 节能降耗 排泥管 过滤 进口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双层式一体化净水器,包括配水槽、沉淀区、反应区、过滤区以及排水沟;所述沉淀区、反应区和过滤区依次自上而下布置,所述配水槽位于沉淀区的一侧边并通过U型连通管连接所述过滤区的进口,所述排水沟环设在过滤区的底部外侧,所述反应区则通过一排泥管连接排水沟。本实用新型使沉淀区、反应区和过滤区依次自上而下布置,过滤工艺无需二次提升,且能全自动运行,节能降耗,占地面积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水处理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净水器。
【背景技术】
现有的一体化净水器多是左右分布式结构,即过滤区与反应区为左右分布,反应区的水需二次提升到过滤区的上方才能进入过滤区进行过滤,因此导致耗能大,且存在占地面积大的缺点。如2014年07月02日公开的中国发明揭示了的一体化净水器,包括絮凝区、沉淀区、设有过滤室和贮水箱的过滤区以及配水箱,所述过滤室的内部设有过滤层,顶部设有反冲洗排水管,所述出水口设在过滤室内且位于过滤层的上方,所述贮水箱通过管道与过滤室连通且位于过滤室的上方,所述贮水箱的顶部设有出水口,所述反冲洗排水管上设有调节阀。结合其附图可见其絮凝区和过滤室为左右并行布置,因此必然存在上述的缺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双层式一体化净水器,使沉淀区、反应区和过滤区依次自上而下布置,过滤工艺无需二次提升,且能全自动运行,节能降耗,占地面积小。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双层式一体化净水器,包括配水槽、沉淀区、反应区、过滤区以及排水沟;所述沉淀区、反应区和过滤区依次自上而下布置,所述配水槽位于沉淀区的一侧边并通过U型连通管连接所述过滤区的进口,所述排水沟环设在过滤区的底部外侧,所述反应区则通过一排泥管连接排水沟。
其中,所述过滤区包括过滤室、滤料层、连通管以及储水箱,所述滤料层设在过滤室的底部,所述储水箱设在过滤室顶部,所述连通管一端插入滤料层下方,另一端连接一储水箱。
本实用新型还包括虹吸装置,所述虹吸装置包括虹吸上升管、虹吸下降管以及虹吸破坏管,所述虹吸下降管竖直的设置在沉淀区、反应区和过滤区的外侧边上且底部连接所述排水沟的水封液面;所述虹吸上升管套设在虹吸下降管的上段,并通过一辅助管连接所述过滤区的进口;所述虹吸破坏管的一端连接所述虹吸下降管的顶端,另一端连接设在储水箱的虹吸破坏口。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本实用新型的双层式一体化净水器,由于沉淀区、反应区和过滤区依次自上而下布置,原水经过添加絮凝剂后由进水口进入反应区反应后经过沉淀区进行泥水分离,沉淀物由排泥管定期排出,沉淀后水经过配水槽通过U型连通管进入下层过滤区,水质自上而下经过滤料层,再由连通管连接上层储水箱,由出水口进入储水池,整个过程自动进行,过滤工艺无需二次提升,且能全自动运行,节能降耗,占地面积小。
【附图说明】
下面参照附图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双层式一体化净水器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双层式一体化净水器,包括配水槽1、沉淀区2、反应区3、过滤区4以及排水沟5;所述沉淀区2、反应区3和过滤区4依次自上而下布置,所述配水槽1位于沉淀区2的一侧边并通过U型连通管11连接所述过滤区4的进口41,所述排水沟5环设在过滤区4的底部外侧,所述反应区3则通过一排泥管31连接排水沟5。
其中,所述过滤区4包括过滤室42、滤料层43、连通管44以及储水箱45,所述滤料层43设在过滤室42的底部,所述储水箱45设在过滤室42顶部,所述连通管44一端插入滤料层43下方,另一端连接一上层储水箱45,储水箱45通过出水口7进入后续储水池(未图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州盈科水处理工程有限公司,未经福州盈科水处理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29185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