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耐高温防腐防偏磨复合镀层油管有效
申请号: | 201721290492.8 | 申请日: | 2017-10-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7245631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17 |
发明(设计)人: | 张端光;康杰;静发勇;闫金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胜利油田胜机石油装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17/00 | 分类号: | E21B1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7067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耐高温 防腐 防偏磨 复合 镀层 油管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耐高温防腐防偏磨复合镀层油管,属于石油装备特种油井管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国内油井的采油井深度越来越深,井下温度超过150℃,特别是随着采油技术的发展,高温蒸汽注入采油技术的应用,油井温度可达300℃。随着温度升高,油井管的化学腐蚀及磨损成几何倍数增加,现有的油管防护技术已经满足不了生产的需求,特别是富含CO2、Cl-的油井及含酸注水井,油管的腐蚀及磨损更加严重。目前应用较多的油管防腐防磨技术为内衬聚乙烯油管及碳氮共渗油管,其中内衬聚乙烯可以很好的提高油管的防腐性能及防偏磨性能,但其使用温度不能超过95℃,温度过高后,内衬聚乙烯管容易鼓包,涨紧力变差,限制了该类产品在高温井及深井区域的应用;碳氮共渗防腐油管虽然不存在涨紧力问题,但是其防腐性能和防偏磨性能都较差。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耐高温防腐防偏磨复合镀层油管,主要解决现有油管在大于150℃高温及井深超过2500米深井井况下存在的耐腐蚀性差、耐磨性差、耐磨层与油管本体结合力差等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本实用新型包括油管本体、接箍、油管本体内壁的复合镀层,其复合镀层内层为铜镍镀层,外层为镍钴钨氧化锆镀层,形成双层防护层,铜镍镀层厚度为0.01mm~0.02mm,镍钴钨氧化锆镀层厚度为0.015mm~0.025mm;铜镍镀层、镍钴钨氧化锆镀层是在油管本体的内壁上通过复合电镀工艺完成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生产成本低、对环境污染小,复合镀层内镀层即铜镍镀层提高了镀层与油管本体结合力,并具有高的抗腐蚀能力,外层为镍钴钨氧化锆镀层,因含有钴金属,钴金属具有良好的自润滑性,从而提高了油管的抗磨能力。由于复合镀层主要为金属材料,耐高温性能好,适用于井下温度超过150℃和井深超过2500米以上的油井使用。
附图说明
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复合镀层局部放大图。
其中,1、油管本体;2、复合镀层;3、接箍;2-1、铜镍镀层;2-2、镍钴钨氧化锆镀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包括油管本体1、接箍3、油管本体1内壁的复合镀层2,其复合镀层2内层为铜镍镀层2-1,外层为镍钴钨氧化锆镀层2-2,形成双层防护层,铜镍镀层2-1厚度为0.01mm~0.02mm,镍钴钨氧化锆镀层2-2厚度为0.015mm~0.025mm;铜镍镀层2-1、镍钴钨氧化锆镀层2-2是在油管本体1的内壁上通过复合电镀工艺完成的,其具体工艺过程是:油管本体1经过喷砂、酸洗、水洗后,将阳极穿入油管本体1的内孔,通过泵及储槽等循环系统,将铜镍合金电镀液在油管本体1内不断循环,在通电的状态下,使铜镍离子沉积在油管本体1的内表面,形成铜镍镀层2-1,然后再经过水洗后,将镍钴钨氧化锆复合镀液在油管本体1内循环,在通电的状态下,镍、钴、钨等金属离子及氧化锆微粉在油管本体1内的铜镍镀层2-1内表面沉积形成了第二层镍钴钨氧化锆镀层2-2。
通过控制电流密度和电镀时间,可以在油管内壁得到符合厚度要求的铜镍镀层2-1和镍钴钨氧化锆镀层2-2,最终形成复合镀层2,即双层防护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胜利油田胜机石油装备有限公司,未经胜利油田胜机石油装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29049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