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注塑机有效
申请号: | 201721288835.7 | 申请日: | 2017-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7535256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26 |
发明(设计)人: | 王巍植;王旺斌;洪卫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德玛克(长兴)注塑系统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5/67 | 分类号: | B29C45/67 |
代理公司: | 杭州天勤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24 | 代理人: | 沈自军 |
地址: | 313100 浙江省湖***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卡齿 抱闸 导杆 注塑机 倾斜度 本实用新型 动模板 啮合 注塑机控制 滑动配合 使用寿命 水平穿过 内周面 外周面 抱紧 齿面 弧瓦 开闸 闸合 能耗 摩擦 节约 保证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注塑机,属于注塑机控制技术领域。所述的注塑机,包括动模板以及水平穿过动模板与其滑动配合的导杆,导杆的端部设有抱闸,所述抱闸包括均呈弧瓦型的上闸和下闸,上闸和下闸合模后抱紧导杆,所述抱闸的内周面以及导杆的外周面分别设有相互啮合的第一卡齿和第二卡齿,所述第一卡齿和/或第二卡齿的两侧齿面为倾斜度1°‑8°的斜面。本实用新型将抱闸与导杆之间卡齿接触面设置成具有一定倾斜度的斜面,减少卡齿之间的摩擦面积,保证卡齿的精度以及使用寿命;由于卡齿之间摩擦力减少,抱闸在开闸过程中,所需的力减少,节约能耗。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注塑机控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抱闸控制导杆的注塑机。
背景技术
随着塑胶制品的多样化,市场需求越来越大,注塑机设备的升级换代也越来越快,节能、精密、高效成为塑料加工业及其设备制造业发展的必然方向。注塑二板机锁模机构中,拉杆与抱闸是其核心组成机构。
现有的注塑二板的锁模结构主要由定模板、动模板、哥林柱,抱闸螺母,高压油缸,抱闸油缸和移模油缸构成,锁模机构主要动作由下列几步构成:(一)移模:由移模油缸带着活动板前进至指定位置;(二)抱闸:抱闸螺母在油缸的作用下闭合,锁紧哥林柱;(三)锁模:高压油缸进油,使哥林柱移动,同时带动活动板,使模具紧紧闭合,由此建立起锁模力;(四)开模:在注塑及冷却完成后,高压油缸反向动作,哥林柱反向后退一小段距离,抱闸油缸动作将抱闸螺母顶开;(五)退回:移模油缸带动活动板继续退回指定位置,停止后取出制品。
由上可见,锁模动作的关键机构就是哥林柱与抱闸螺母的啮合,目前,二板注塑机的抱闸机构多为开合式抱闸机构,所谓开合式抱闸机构包括有抱闸油缸和抱闸螺母,抱闸油缸为抱闸螺母抱紧哥林柱提供动力,抱闸螺母以二半式结构为主,沿轴向分为抱紧螺母和固定螺母,其中抱紧螺母连接在抱闸油缸的活塞杆上,依托抱闸油缸的动力可远离或抱紧哥林柱。
哥林柱与抱闸螺母相互靠齿啮合,哥林柱与抱闸螺母的齿形与齿距非常关键,首先要确保可靠受力,既要承受锁模力,也要能承受开模力;其次要设定合理的轴向间隙,确保抱闸螺母对齿容易的同时,尽可能减小高压开模后退的距离,缩短周期时间。
现有的哥林柱与抱闸螺母的采用的矩形齿,如图1所示,开模动作中,抱紧螺母11和固定螺母12与哥林柱10的啮合状态。在油缸的作用下,抱紧螺母11和固定螺母12分别朝上下移动,与哥林柱10分离。
矩形齿虽然能够承受足够大的开锁模力,但也有着其天然的缺陷。主要缺点:1、打开时,齿面接触面积大,摩擦力高,打开所需力变大,增加了抱闸油缸的压力。2、齿面长期摩擦,造成齿磨损,齿间间距变大,影响了机器的精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注塑机,以克服现有技术中抱闸与导杆之间卡齿摩擦面积大,卡齿易磨损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注塑机,包括动模板以及水平穿过动模板与其滑动配合的导杆,导杆的端部设有抱闸,所述抱闸包括均呈弧瓦型的上闸和下闸,上闸和下闸合模后抱紧导杆,所述抱闸的内周面以及导杆的外周面分别设有相互啮合的第一卡齿和第二卡齿,所述第一卡齿和/或第二卡齿的两侧齿面为倾斜度1°-8°的斜面。
本实用新型对相互啮合的第一卡齿和第二卡齿结构进行改进,将两者接触的齿面设置成具有一定倾斜度的斜面,以减少齿面的接触面积,从而减少两者的摩擦力,减少抱闸开闸所需的力,保证机器工作精度。
在倾斜角度的选择时,本实用新型根据自锁角的计算公式,选择1°-8°这一安全角度范围。在自锁角度内,导杆带动抱闸运动过程中,抱闸由于自身摩擦力的作用,不会向外张开;高压开模停止后,由抱闸油缸将抱闸的上下闸撑开,因为角度的关系,两齿面在运动很小一段距离后就会分开,由此摩擦面积以及摩擦时间都会大大减少。
作为优选,所述倾斜度为2°-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德玛克(长兴)注塑系统有限公司,未经德玛克(长兴)注塑系统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28883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温模电木精密注塑装置
- 下一篇:二板注塑机弹簧模具的驱动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