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效简易式地热取暖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1284903.2 | 申请日: | 2017-10-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7247342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17 |
发明(设计)人: | 李姗姗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姗姗 |
主分类号: | F24D15/00 | 分类号: | F24D15/00;F24D19/00;F24D19/06;F24D19/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2222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效 简易 地热 取暖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新能源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高效简易式地热取暖装置。
背景技术
地热是来自地球内部的一种能量资源。地球上火山喷出的熔岩温度高达1200℃~1300℃,天然温泉的温度大多在60℃以上,有的甚至高达100℃~140℃。这说明地球是一个庞大的热库,蕴藏着巨大的热能。这种热量渗出地表,于是就有了地热。地热能是一种清洁能源,是可再生能源,其开发前景十分广阔。有人估计,在地球的历史中,地球内部由于放射性元素衰变而产生的热量,平均为每年5万亿卡(即卡路里)。然而目前对地热资源的利用主要以开采地下热水作为热源利用,缺点是造成大量的地热尾水排放,危机生态安全,另外大量的开采地下水,也会造成次生地质灾害,并且随着开采量的增大,地热水资源会逐渐减少以至枯竭,并且受地域限制,不是每个地方都有地热水资源。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效简易式地热取暖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目前市场上的常见地热能源能量转换效率不高,经济效益低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效简易式地热取暖装置,包括取暖装置和保温层,所述取暖装置左侧连接有防护装置,且取暖装置下方固定有调节装置,所述防护装置下方连接有供热装置,且防护装置外部设置有耐磨层,所述供热装置外侧设置有防尘盖,且供热装置底部连接有抽取装置,所述抽取装置下方连接有热循环装置,所述调节装置外侧设置有阀门,且调节装置下方设置有固定装置,所述固定装置内部套合有高温供热管,且固定装置下方设置有储存装置,所述阀门内部设置有高温供热管,所述保温层内部贴合有高温供热管。
优选的,所述取暖装置表面为均匀分布的片状结构。
优选的,所述防尘盖内部为空心结构,且其上端面结构为网状结构。
优选的,所述热循环装置整体结构为螺旋状结构,且其螺旋状结构呈水平放置。
优选的,所述高温供热管整体结构为U型结构,且其表面贴合有均匀分布片状结构的取暖装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一种高效简易式地热取暖装置高效简易式地热利用装置结构简单,利用地热资源的方式不开采地下水,而是通过有水平联通的垂直钻孔作为换热管,以水或其它液体注入其中作为载热体,把深层地热通过载热体的循环不停带出来给使用端,该系统是一个密闭的循环系统,避免了目前地下热水开采的弊端,一定程度上节省了能源,节能效果好,而且地热加热水使用安全性能好,无环境污染,实用性好,且不受区域限制,具有广阔的利用前景,能改变目前的能源结构,适于广泛推广应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取暖装置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防护装置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1、取暖装置,2、防护装置,3、供热装置,4、防尘盖,5、抽取装置,6、调节装置,7、固定装置,8、储存装置,9、热循环装置,10、阀门,11、耐磨层,12、保温层,13、高温供热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姗姗,未经李姗姗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28490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吸油烟机导流板及吸油烟机
- 下一篇:一种用于厂区供暖的余热回收利用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