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水压机溢流阀有效
申请号: | 201721283813.1 | 申请日: | 2017-10-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7539415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26 |
发明(设计)人: | 柳雅婷 | 申请(专利权)人: | 柳雅婷 |
主分类号: | F16K31/04 | 分类号: | F16K31/04;F16K31/46;F16K3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62141 福建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预留槽 溢流阀 阀体 内腔 无线信号接收器 水压机 本实用新型 阀体内腔 齿轮盘 出油口 进油口 第二压力传感器 第一压力传感器 内腔固定安装 活动连接 手动调节 远程调节 上端 调节杆 智能化 弹簧 阀芯 下端 电机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水压机溢流阀,包括阀体,所述阀体左侧的下端嵌设有无线信号接收器,所述阀体内腔的中端开设有第一预留槽,且第一预留槽内腔的顶端通过第一弹簧活动连接有主阀芯,阀体的内腔且位于第一预留槽的底部开设有出油口,且出油口的内腔固定安装有第一压力传感器,阀体的内腔且位于第一预留槽的右侧开设有进油口,且进油口的内腔固定连接有第二压力传感器,所述阀体内腔的上端开设有第二预留槽。本实用新型在调节杆的左侧固定连接了第二齿轮盘,并通过无线信号接收器、电机和第一齿轮盘的作用,可满足人们远程调节本溢流阀压力的需求,解决了现有的溢流阀都需要手动调节其压力,降低了其智能化程度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溢流阀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水压机溢流阀。
背景技术
近年来机械技术飞速发展,水压机系统也随着飞速发展,早期那种万吨级的水压机已渐渐退下舞台,取而代之的是功能更强、使用更方便、吨位也更大的水压机,水压机的基本工作原理是帕斯卡定律,利用水为工作介质,以静压力传递进行工作,其特点是:工作行程大,在全行程中都能对工件施加最大工作力,能更有效地锻透大断面锻件,没有巨大的冲击和噪声,劳动条件较好,环境污染较小,水压机的动力源是高压水,通过高压水注入柱塞,进行设备的挤压工作,溢流阀是根据压力系统的工作压力自动启闭,一般安装于封闭系统的设备或管路上保护系统安全,但现有的溢流阀都需要手动调节其压力,降低了其智能化程度,为此,我们提出一种水压机溢流阀。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压机溢流阀,具备可自动调节压力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的溢流阀都需要手动调节其压力,降低了其智能化程度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水压机溢流阀,包括阀体,所述阀体左侧的下端嵌设有无线信号接收器,所述阀体内腔的中端开设有第一预留槽,且第一预留槽内腔的顶端通过第一弹簧活动连接有主阀芯,阀体的内腔且位于第一预留槽的底部开设有出油口,且出油口的内腔固定安装有第一压力传感器,阀体的内腔且位于第一预留槽的右侧开设有进油口,且进油口的内腔固定连接有第二压力传感器,所述阀体内腔的上端开设有第二预留槽,且第二预留槽与进油口之间通过阻尼孔连通,所述第二预留槽的左侧开设有螺孔,所述螺孔的内腔螺纹连接有调节杆,调节杆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第二齿轮盘,调节杆的右侧通过第二弹簧活动连接有锥阀,所述阀体顶部的左端固定连接有电机,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盘,且第一齿轮盘与第二齿轮盘之间啮合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二预留槽的右侧套接有密封套筒。
优选的,所述调节杆与第二预留槽之间固定连接有密封圈。
优选的,所述电机与阀体的连接处固定连接有减震垫。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实用新型在调节杆的左侧固定连接了第二齿轮盘,并通过无线信号接收器、电机和第一齿轮盘的作用,可满足人们远程调节本溢流阀压力的需求,解决了现有的溢流阀都需要手动调节其压力,降低了其智能化程度的问题。
2、本实用新型在出油口的内腔固定安装了第一压力传感器,在进油口的内腔固定连接了第二压力传感器,可满足人们对出油口和进油口内压力的掌握,提高了本溢流阀使用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工作原理示意图。
图中:1阀体、2出油口、3进油口、4第二压力传感器、5阻尼孔、6密封套筒、7第二预留槽、8锥阀、9第二弹簧、10调节杆、11密封圈、12螺孔、13第二齿轮盘、14第一齿轮盘、15电机、16第一预留槽、17主阀芯、18无线信号接收器、19第一压力传感器、20第一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柳雅婷,未经柳雅婷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28381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