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体育教学用跳高架有效
申请号: | 201721283037.5 | 申请日: | 2017-10-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7342086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11 |
发明(设计)人: | 叶祥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叶祥伟 |
主分类号: | A63B5/02 | 分类号: | A63B5/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733000 甘肃省武***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体育 教学 跳高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体育教学用跳高架,包括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的内侧贯穿设置有跳高杆,所述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台,所述支撑台底部的四角均固定连接有支撑腿,所述支撑腿的底部活动连接有滚轮,所述第一壳体内壁底部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电机座。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一壳体、第二壳体、压板、第一皮带轮、第一皮带、第二皮带轮、电机、第三皮带轮、第二皮带、第四皮带轮、滑槽、滑轮、卡槽、卡杆和移动柱的配合使用,解决了现有的跳高架需要人们手动去调节高度的问题,该体育教学用跳高架,具备可自动调节高度的优点,效率高,使比赛能够正常进行,有利于体育教学的快速进行。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体育教学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体育教学用跳高架。
背景技术
跳高架是一种体育竞技必不可少的设备,跳高架是支撑跳高杆,并检测人们跳跃能力的支架,现有的跳高架都是需要人们手动去调节高度,这样比较不方便,影响比赛的正常进行,效率比较低,不利于体育教学的快速进行。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体育教学用跳高架,具备可自动调节高度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的跳高架需要人们手动去调节高度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体育教学用跳高架,包括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的内侧贯穿设置有跳高杆,所述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台,所述支撑台底部的四角均固定连接有支撑腿,所述支撑腿的底部活动连接有滚轮;
所述第一壳体内壁底部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电机座,所述电机座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三皮带轮,所述第一壳体内壁的左侧从上至下依次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所述第一支撑杆的右端活动连接有第一皮带轮,所述第二支撑杆右端的正面和背面通过转轴分别活动连接有第四皮带轮和第二皮带轮,所述第一皮带轮通过第一皮带与第二皮带轮传动连接,所述第四皮带轮通过第二皮带与第三皮带轮传动连接,所述第一皮带右侧的底部与跳高杆固定连接,所述跳高杆的右端固定连接有移动柱,所述移动柱左侧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的左端活动连接有滑轮,所述第二壳体内壁的左侧开设有与滑轮配合使用的滑槽,所述移动柱的右侧开设有卡槽,所述第二壳体的右侧贯穿设置有卡杆,所述卡杆的右侧固定连接有压板,所述卡杆的左侧与卡槽的内壁接触。
优选的,所述支撑台底部的四角均固定连接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垫脚,所述伸缩杆位于支撑腿的外侧。
优选的,所述第一壳体的右侧和第二壳体的左侧均开设有与跳高杆配合使用的通孔。
优选的,所述卡槽的数量不少于三个,且呈等距分布,所述压板的右侧设置有防滑纹。
优选的,所述移动柱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弹簧,所述弹簧的底部与第二壳体固定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一壳体、第二壳体、压板、第一皮带轮、第一皮带、第二皮带轮、电机、第三皮带轮、第二皮带、第四皮带轮、滑槽、滑轮、卡槽、卡杆和移动柱的配合使用,解决了现有的跳高架需要人们手动去调节高度的问题,该体育教学用跳高架,具备可自动调节高度的优点,效率高,使比赛能够正常进行,有利于体育教学的快速进行。
2、本实用新型通过伸缩杆和垫脚的配合使用,能够避免滚轮在使用时出现滑动的情况,增加了该体育教学用跳高架的稳定性,通过通孔的设置,能够使跳高杆移动的更加顺畅,增加了跳高杆的实用性,通过弹簧的设置,能够对移动柱起到减震的作用,增加了移动柱的稳定性,通过滑轮和滑槽的配合使用,能够对移动柱起到支撑的作用,同时使移动柱移动的更加顺畅,增加了移动柱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局部结构主视剖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叶祥伟,未经叶祥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28303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