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桡动脉穿刺固定及腕部稳定器有效
申请号: | 201721275397.0 | 申请日: | 2017-09-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8404892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22 |
发明(设计)人: | 张转;张冬生;孙建宏;沈通桃;梅玲;卞菲;袁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扬州大学附属医院;张冬生;张转;孙建宏;沈通桃;梅玲;卞菲;袁林 |
主分类号: | A61B90/14 | 分类号: | A61B90/1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5001***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护垫 底板 固定带 护垫体 粘贴体 托板 桡动脉穿刺 稳定器 拉链 腕部 填充物 尼龙丝带 器具结构 硬质材料 弧形囊 空心囊 粘连 状体 加工 制作 | ||
一种桡动脉穿刺固定及腕部稳定器,其特征是:由底板、护垫体两个独立的部分组成;底板由托板(1)与固定带(2)构成;护垫体由护垫(3)、粘贴体(4)、拉链(5)构成;托板(1)为长方体的硬质材料,在托板(1)的二端分别安装二根固定带(2),固定带(2)上采用尼龙丝带;护垫(3)为弧形囊状体,护垫(3)的外层为空心囊袋、中间为填充物,护垫(3)底部为长方形,在护垫(3)的二端分别安装二根粘贴体(4);在护垫(3)的底部安装一根拉链(5);护垫体以粘贴体(4)为介质与底板粘连在一起,形成一个整体。该器具结构简单、制作成本低、加工容易、使用方便,效果可靠。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具,更具体的说是一种桡动脉穿刺固定及腕部稳定器。
背景技术
桡动脉是临床上最常用的动脉穿刺部位。动脉穿刺主要用于复杂及重大手术患者、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的患者、术中需进行血液稀释或控制性降压的患者、无法测量无创血压患者、需指导心血管活性药物的使用及持续血药浓度监测的患者、需反复抽取动脉血做血气分析等检查的患者、需通过动脉压力波形提供诊断信息的患者以及根据收缩压变异度评价容量治疗反应的患者等。
桡动脉在腕部走行于肱桡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其穿刺部位常选择在患者腕部桡动脉波动最强处。在对患者进行桡动脉穿刺操作时,腕部呈背伸状态,手掌与手臂形成一个夹角或称为弧形状,使桡动脉暴露良好,便于穿刺。桡动脉压力波形往往随着腕部位置的变化,而使测得的动脉血压波形发生一定量的改变。由于患者腕部位置变化是不规则的,故所测量出的血压波形同样不规则,甚至无法正确反映患者的动脉压力,从而影响正常的手术。手术过程中持续监测患者动脉血压时,需将患者手臂长时间处于一个非正常状态,这种情况下要想靠患者自身保持固定状态是不可能的,除非依靠外部力量。
发明内容
在整个手术过程中,需使桡动脉压力波形的测量稳定,不因腕部关节位置的变化而发生改变,从而保证手术的正常进行。为得到稳定可靠的桡动脉压力波形,首先要能固定患者腕部关节,使其能保持稳定状态。桡动脉穿刺固定及腕部稳定器的作用就是使患者的腕部关节能良好固定,保持在一个稳定状态。桡动脉穿刺固定及腕部稳定器不单单方便医护人员对患者的桡动脉进行穿刺,也能固定患者的腕部关节,从而使整个手术过程中患者的桡动脉波形稳定。
桡动脉穿刺固定及腕部稳定器由底板、护垫体两个独立的部分组成。底板由托板与固定带构成;护垫体由护垫、粘贴体、拉链构成。托板为长方体,托板的两端分别安装两根固定带,托板为硬质材料,固定带上采用尼龙丝带;护垫为弧形囊状体,护垫的外层为空心囊袋、中间为填充物,护垫底部为长方形,在护垫的两端分别安装两根粘贴体;在护垫的底部安装一根拉链。护垫体以粘贴体为介质,与底板粘连在一起,形成一个整体。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护垫底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1、托板;2、固定带;3、护垫;4、粘贴体;5、拉链。
具体实施方式
桡动脉穿刺固定及腕部稳定器由底板、护垫体两个独立的部分组成。使用时,护垫体以粘贴体(4)为介质与底板粘连在一起,形成一个整体。
桡动脉穿刺固定及腕部稳定器中的底板由托板(1)与固定带(2)构成。托板(1)为宽度为6~10cm、长度为20~30cm、高度0.5~1cm的长方体,采用硬质材料,可选用工程塑料或木板等材料,保证底板(1)具有一定的强度,不易变形,在使用中腕部关节处于背伸位置时能保持稳定状态。底板(1)两端为圆弧形,四周进行倒角,形成半圆形。在底板(1)的两端分别安装两条固定带(2),固定带(2)上采用尼龙丝带,利用尼龙丝带的可粘性与合分的方便性,方便有关的操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扬州大学附属医院;张冬生;张转;孙建宏;沈通桃;梅玲;卞菲;袁林,未经扬州大学附属医院;张冬生;张转;孙建宏;沈通桃;梅玲;卞菲;袁林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27539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快速分度定位机构及治疗装置
- 下一篇:一种神经外科护理用托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