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快速提取的干血斑采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1266669.0 | 申请日: | 2017-09-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7268680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24 |
发明(设计)人: | 石壮壮;林若琳;林敏深;彭春梅;张晓玮;邓可基;李家导;张嘉;李海茵;罗园香;乐小炎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海力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1/10 | 分类号: | G01N1/10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44205 | 代理人: | 谭英强 |
地址: | 510730 广东省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快速 提取 干血斑 采集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血样采集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可快速提取的干血斑采集装置。
背景技术
干血斑,即将全血样品收集在卡片上,因其样本具有采血量少、制备快速简单、生物危险性低、运输不需冷冻链设备和三级包装系统,储存空间小,方便运输、保存条件简单等诸多优点,成为罕见疾病筛查过程中一项有效的工具。同时,婴幼儿生物学样本采集较难、资源贫乏国家和地区无检测条件且血液样本运输困难等问题,如若运用DBS方法进行早期诊断,则上述问题都得以解决。我们希望借此提取技术应用于常见疾病的筛查和诊断,为大规模的疾病筛查提供更加简易、高效、准确的方法。
现有技术利用干血斑进行血样检查时时通过采血纸片采血后用6mm孔径的打孔器打孔,用镊子把纸片夹到离心管内,此过程步骤繁多、耗时较长,每处理一个样本需对打孔器和镊子进行消毒,不适用于大通量样本的检测。同时长期使用的打孔器和镊子,即使经过消毒也无法避免或排除样本交叉污染现象,使样本出现假阳性,影响检测结果的判断和产品性能。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快速提取的干血斑采集装置,能够有效的降低污染的风险与减少处理步骤。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可快速提取的干血斑采集装置,包括两端开口的筒体,所述筒体的首端设有能够采集血样的采集件,所述筒体的尾端设有推动件,所述采集件的尾端嵌入连接于筒体的首端,所述采集件的首端位于筒体外,所述推动件的首端穿过筒体首端的开口后与采集件传动相连,所述推动件的尾端位于筒体外,所述推动件上设有制动件。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筒体内靠近首端的位置设有导向槽,所述导向槽的槽口位于导向槽的首端,所述采集件的尾端嵌入连接于导向槽,所述导向槽的尾端设有挡板,所述推动件的首端穿过挡板后与采集件传动相连。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推动件的首端设有推动板,所述推动板的首端与采集件接触相连,所述推动板的尾端与推动件固定相连,所述推动板与导向槽的内壁滑动相连。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推动板与挡板之间设有干燥剂。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采集件的首端为锥形结构。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筒体的首端设有能够覆盖采集件的盖体。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推动件的首端设有按压板。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筒体的首端设有向外延伸的裙边。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筒体两端设置的采集件与推动件,用户将血液滴在采集件上即能完成对血液样本的采集,当需要对采集件上的血样样本进行提取时,用户控制推动件即能将采集件从筒体上推出进而脱离筒体,过程中无需借助其他工具,降低了血样样本被污染的风险,同时设在推动件上的制动件能够有效的防止在推动件在非人力的情况下意外推动使得采集件脱离。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的可快速提取的干血斑采集装置,包括两端开口的筒体1,筒体1的首端设有能够采集血样的采集件2,采集件2由聚合纤维制成,筒体1的尾端设有推动件3,采集件2的尾端嵌入连接于筒体1的首端,采集件2的首端位于筒体1外,推动件3的首端穿过筒体1首端的开口后与采集件2传动相连,推动件3的尾端位于筒体1外,推动件3上设有制动件4,推动件3上位于筒体1外的一部分上设有通孔,制动件4为设置在通孔内的横杆,制动件4与筒体1的首端开口所在的平面相互平行,筒体1的首端开口为圆形口,制动件4的长度大于筒体1的首端开口的直径,从而能够限制推动件3在非人力的情况下被推动。
本实施例通过在筒体1两端设置的采集件2与推动件3,用户将血液滴在采集件2上即能完成对血液样本的采集,当需要对采集件2上的血样样本进行提取时,用户控制推动件3即能将采集件2从筒体1上推出进而脱离筒体1,过程中无需借助其他工具,降低了血样样本被污染的风险,同时设在推动件3上的制动件4能够有效的防止在推动件3在非人力的情况下意外推动使得采集件2脱离。
进一步优选的,筒体1内靠近首端的位置设有导向槽5,导向槽5的槽口位于导向槽5的首端,采集件2的尾端嵌入连接于导向槽5,导向槽5的尾端设有挡板51,推动件3的首端穿过挡板51后与采集件2传动相连,挡板51能够对推动件3起到一定的导向作用,从而减少推动件3在被推动的过程中受到的阻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海力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州海力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26666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干血斑采血载片
- 下一篇:灌注桩孔底泥浆取样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