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主动供油式真空泵总成有效
申请号: | 201721266532.5 | 申请日: | 2017-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7437364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01 |
发明(设计)人: | 谭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临海市谭氏真空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C25/02 | 分类号: | F04C25/02;F04C29/02 |
代理公司: | 杭州浙科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13 | 代理人: | 吴秉中 |
地址: | 3170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安装槽 真空泵 真空泵体 真空泵壳体 充油管路 主动供油 充油腔 进气体 液压泵 电机 本实用新型 密封组件 叶轮转子 优化设计 组件包括 可控性 腔下部 供油 体腔 装设 运载 串联 贯通 | ||
一种主动供油式真空泵总成,包括真空泵,真空泵包括真空泵体组件和电机,真空泵体组件包括真空泵壳体和叶轮转子组,真空泵体组件还连接一液压泵,液压泵内设有一充油腔,真空泵体组件和电机之间设有一机架,机架内上部一侧设有一进气体腔,进气体腔下部设有第一安装槽,第一安装槽内安装设有密封组件,机架内还设有第二安装槽,第二安装槽内安装设有气镇阀,还包括一充油管路总成,充油管路总成用于串联贯通所述第一安装槽、第二安装槽、真空泵壳体体腔及充油腔。本实用新型通过优化设计,便于实现供油的可控性,提高了真空泵的运载力和可持续性,使其具有良好的使用稳定性和可靠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真空泵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主动供油式真空泵总成。
背景技术
真空技术在工业、民用、科学研究领域都有着广泛应用。真空泵的工作稳定性是决定运行工作过程中形成一个良好的真空环境的重要因素。若在设备预防保养过程中发现真空泵异常卡死,一方面势必影响预防保养的效率,另一方面若真空泵无法运行则需要更换真空泵,这样又产生一笔不必要的费用,可见真空泵的卡死在实际工作中成本和效率的双重影响,我们必须加以重视。
真空泵的卡死问题通常是因为真空泵在运行过程中,内部叶轮转子组出现磨损,导致其出现故障。而磨损故障中多数是因为叶轮转子组在运行过程中,润滑不充分导致的。现有的真空泵其体腔供油润滑通常采用的是被动式供油方式,其通过内部自身的压力差完成吸油,从而满足体腔供油润滑的需求。
传统的真空泵在高真空运转过程中,其会存在因内外压力差较大,因此可以较好的完成对体腔的供油润滑,但是其存在当设备关闭后,因体腔负压值过高,体腔极易导致吸油过满,易造成二次启动困难,严重时会烧损电机;若处于低真空运转过程中,其内外压力差较小,导致体腔供油量较少,甚至会出现无润滑油进入,其内部部件润滑效果得不到保障,容易导致内部部件过早磨损,而出现失效,同时也会影响真空泵在低真空运转过程中,其运转力偏小、可持续时间较短,影响了真空泵的使用稳定性和可靠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主动供油式真空泵总成,用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便于实现供油的可控性,提高了真空泵的运载力和可持续性,使其具有良好的使用稳定性和可靠性。
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可以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主动供油式真空泵总成,包括真空泵,所述真空泵包括真空泵体组件和与所述真空泵体组件连接的电机,所述真空泵体组件包括真空泵壳体和位于所述真空泵壳体体腔的叶轮转子组,所述真空泵体组件还连接一液压泵,所述液压泵内设有一充油腔,所述真空泵体组件和所述电机之间设有一机架,所述机架内上部一侧设有一进气体腔,所述进气体腔下部设有第一安装槽,所述第一安装槽内安装设有密封组件,所述机架内还设有第二安装槽,所述第二安装槽内安装设有气镇阀,还包括一充油管路总成,所述充油管路总成用于串联贯通所述第一安装槽、第二安装槽、真空泵壳体体腔及充油腔。
所述密封组件包括密封塞、密封座及压缩弹簧,所述密封座位于所述进气体腔与所述第一安装槽之间,所述密封塞贯穿所述密封座并呈垂直活动配合,所述压缩弹簧位于所述密封塞底端。
所述密封塞由塞体、塞轴及塞座构成,所述塞体位于所述进气体腔内,所述塞轴贯穿所述密封座呈垂直活动配合,所述压缩弹簧位于所述塞座底部。
还包括一进气法兰,所述进气法兰与机架上端部固定安装,所述进气法兰位于所述进气体腔上部。
所述充油管路总成包括位于机架内的第一充油管路、第二充油管路和第三充油管路,所述充油管路总成还包括位于真空泵壳体内的第四充油管路、第五充油管路及充油管支路,所述充油管路总成还包括位于所述液压泵内的第六充油管路,所述充油管路总成还包括通油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临海市谭氏真空设备有限公司,未经临海市谭氏真空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26653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带进气分离增效的螺杆压缩机
- 下一篇:一种常开式空压机节能控制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