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油井电机智能控制保护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1265657.6 | 申请日: | 2017-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7166124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30 |
发明(设计)人: | 田贵福;田伟男;曲淑梅;李永柱;杨弘;于士程 | 申请(专利权)人: | 于士程 |
主分类号: | H02H7/08 | 分类号: | H02H7/08 |
代理公司: | 大庆市远东专利商标事务所23202 | 代理人: | 周英华 |
地址: | 163000 黑龙江省***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油井 电机 智能 控制 保护装置 | ||
1.油井电机智能控制保护装置,是由壳体(1),主控板(2)和电源板(3)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壳体(1)的正面设有按键显示板(4),壳体(1)的顶面设有上导电板(5),壳体(1)的底面设有下导电板(6)和接线端子(7),所述的接线端子(7)外接启停按钮、人体红外传感器、上死点传感器、下死点传感器,壳体(1)的内部设有主控板(2)、电源板(3)和真空开关(8),所述的真空开关(8)是由磁轭(9)、电磁线圈(10)、铁芯(11)、衔铁(12)、衔铁弹簧(13)、转轴(14)、拐臂(15)、拉杆(16)、压杆弹簧(17)、连接块(18)、动触杆(19)和真空管(20)构成,所述的磁轭(9)固定于壳体(1)内壁,
铁芯(11)固定于磁轭(9)上,铁芯(11)外侧套有电磁线圈(10),衔铁(12)位于铁芯(11)的正前方,衔铁(12)的下端与磁轭(9)通过衔铁弹簧(13)相连,衔铁(12)的上端连接拐臂(15),拐臂(15)为L形,拐臂(15)通过转轴(14)固定于壳体(1)的内部,拐臂(15)的顶部与拉杆(16)相连,拉杆(16)的下端与连接块(18)相连,连接块(18)的底部固定动触杆(19),动触杆(19)电路连接上导电板(5),动触杆(19)深入真空管(20)内,动触杆(19)的端头设有动触头,动触头位于真空管(20)内,在真空管(20)内,动触头的下方设有静触头,静触头与下导电板(6)相连。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井电机智能控制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主控板(2)由电源变压器T1、整流模块、滤波模块、稳压模块1、稳压模块2、充电模块、充电电池E1、DC/DC隔离模块、信号处理模块1、信号处理模块2、A/D转换模块、光电隔离模块、微控制器MCU、时钟芯片DS12C877+、GSM模块、驱动模块1、继电器KA1、继电器KA2及插座ZKJ1~ZKJ7组成,插座ZKJ1既和电源变压器T1的输入端相连,又和电压互感器TV1的输入端相连;电源变压器T1的输出端和整流模块输入端相连;整流模块的输出端和滤波模块输入端相连;滤波模块的输出端和稳压模块1输入端相连;稳压模块1的输出端既和稳压模块2的输入端相连,又和DC/DC隔离模块相连;稳压模块2的输出端和充电模块的输入端相连;充电模块的输出端和充电电池E1相连;电压互感器TV1的输出端和信号处理模块1输入端相连;插座ZKJ4和信号处理模块2的输入端相连;信号处理模块1和信号处理模块2的输出端都和A/D转换模块相连;A/D转换模块和微处理器MCU相连;插座ZKJ5和光电隔离模块相连;光电隔离模块和微处理器MCU相连;插座ZKJ6和微处理器MCU相连;时钟芯片DS12C877+和微处理器MCU相连;插座ZKJ7和GSM模块相连;GSM模块和微处理器MCU相连;插座ZKJ2和继电器KA1的输出端相连;插座ZKJ3和继电器KA2的输出端相连;继电器KA1、KA2的输入端均和驱动模块1的输出端相连;驱动模块1的输入端和微处理器MCU相连。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油井电机智能控制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源板(3)由熔断器FU1、二极管D1~D4、电容C1及插座DYJ1~DYJ6组成,所述的插座DYJ1的1端和熔断器FU1的一端相连,FU1的另一端既和插座DYJ2的2端相连,又和二极管D1、D3的连接端相连;插座DYJ1的2端既和插座DYJ2的1端相连,又和插座DYJ3的1端相连;插座DYJ3的2端和二极管D2、D4的连接端相连;二极管D3、D4的连接端和插座DYJ5的1端相连;二极管D1、D2的连接端和插座DYJ5的2端相连;插座DYJ4的1端既和电容C1的一端相连,也和插座DYJ6的1端相连;插座DYJ4的2端既和电容C1的另一端相连,也和插座DYJ6的2端相连。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油井电机智能控制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电源板(3)的插座DYJ1外接交流380V电源;插座DYJ2通过排线和主控板(2)的插座ZKJ1相连;插座DYJ3通过排线和主控板(2)的插座ZKJ2相连;插座DYJ4通过排线和主控板(2)的插座ZKJ3相连;电磁线圈(10)由启动线圈、维持线圈、二极管D5及插头DXJ1、DXJ2组成,插座DYJ5和电磁线圈(10)的插头DXJ1相连;插座DYJ6和电磁线圈(10)的插头DXJ2相连;主控板(2)的插座ZKJ4和电流互感器相连;插座ZKJ5和启停按钮、人体红外传感器、上死点传感器、下死点传感器相连;插座ZKJ6通过排线和按键显示板(4)的插座AXJ1相连;插座ZKJ7和GSM天线相连。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井电机智能控制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按键显示板(4)由电阻R1~R6、发光二极管D6、二极管D7、三极管V1、蜂鸣器Y1、数码管及键盘接口芯片BC7281BES、驱动模块2、数码管、按键S1~S4及插座AXJ1组成,插座AXJ1既和接口芯片BC7281BES相连,又和发光二极管D6负极相连,又和电阻R2一端相连;发光二极管D6的正极和电阻R1相连;电阻R1的另一端和插座AXJ1相连;电阻R2的另一端和三极管V1的基极相连;三极管V1的发射极和插座AXJ1相连;三极管V1的集电极和蜂鸣器的正极相连;蜂鸣器的负极接地,也是和AXJ1相连;接口芯片BC7281BES和驱动模块2相连;驱动模块2和数码管相连;接口芯片BC7281BES和电阻R1~R4相连;R1~R4分别和按键S1~S4相连;按键S1~S4的另一端连在一起再和二极管D7的负极相连;二极管D7的正极和驱动模块2相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于士程,未经于士程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265657.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数字式逆功率继电器
- 下一篇:智能应急电源保护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