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调压变速无换向永磁直流电动机有效
申请号: | 201721260277.3 | 申请日: | 2017-09-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7218488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10 |
发明(设计)人: | 马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甘肃永动电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K16/00 | 分类号: | H02K16/00;H02K1/17;H02K1/18;H02K1/26;H02K7/08 |
代理公司: | 甘肃省知识产权事务中心62100 | 代理人: | 张克勤 |
地址: | 734000 甘肃***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调压 变速 换向 永磁 直流电动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直流电机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调压变速无换向永磁直流电动机。
背景技术
直流电动机根据磁场结构分径向磁场和轴向磁场、励磁方式分永磁励磁和绕组铁芯励磁,它们有一个共同点,由于受尺寸等结构性限制,永磁材料不能大体积、大质量的应用,所以永磁能利用率低、并且还的对电流进行换向,耗电量大,制造成本高。
现有的无换向永磁直流电动机采用电磁线圈,轴向环绕在径向环状圆桶铁芯上,并设置在单一极性的圆桶状永磁定子内腔中,它的原理是;永磁定子与转子铁芯产生的磁场对处在磁场中电磁线圈的一边产生磁场力,但存在的问题是永磁定子对转子线圈铁芯有很强的吸引力,能否旋转不说,转子线圈铁芯旋转时,首先要克复永磁定子对转子的这种磁拉力,会消耗大量的电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调压变速无换向永磁直流电动机,以解决直流电动机永磁能利用率低、输出功率受限制及电流换向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调压变速无换向永磁直流电动机,包括永磁内定子支承轴支座、定子、转子、左法兰盘、右法兰盘、电刷,所述电刷设在永磁内定子支承轴支座上;其特征在于:所述定子包括永磁内定子、永磁中定子、永磁外定子,所述转子包括内线圈转子、外线圈转子.永磁内定子设置在内线圈转子的内腔中,内线圈转子设置在永磁中定子的内腔中,永磁中定子设置在外线圈转子的内腔中,外线圈转子设置在永磁外定子的内腔中,永磁内定子的两端设在永磁内定子支承轴支座上,永磁外定子的底座与所述永磁内定子支承轴支座紧固相连。
进一步地,所述永磁内定子的两端分别安装有永磁内定子支承轴轴承,两个永磁内定子支承轴轴承上套装所述左法兰盘和右法兰盘;所述左法兰盘和右法兰盘固定在内线圈转子和外线圈转子的两端。
进一步地,所述左法兰盘的轴头上套装有皮带轮,所述右法兰盘的轴头上套装有导电铜滑环。
进一步地,所述永磁内定子两端的轴头上设有永磁内定子卡簧。
进一步地,所述永磁中定子的两端内径口安装有永磁中定子轴承。
进一步地,所述内线圈转子由永磁中定子卡簧卡定。
进一步地,永磁中定子是有轴向同心圆的钢桶,内、外套装永磁材料制成的圆桶构成,充磁后内、外径形成单一的N极或S极。
进一步地,在制做成微小功率直流电机应用中,所述永磁内定子、永磁外定子为永磁材料定子时,永磁中定子用高导磁材料制成。
进一步地,在制做成微小功率直流电机应用中,所述永磁中定子为永磁材料中定子时,永磁内定子和永磁外定子用高导磁材料制成。
进一步地,在特定环境及场地,需大功率直流电机应用中,永磁内定子和永磁外定子用硅钢片等高导磁性的材料与漆包铜导线,制作成单一极性的内、外励磁定子。
本实用新型是将永磁中定子设置在内线圈转子与外线圈转子之间,并且该定子与永磁内、外定子构成相同的、相互吸引的磁场。永磁内定子、永磁外定子固定不旋转,其承担了本身的结构性重量,所以永磁内、外定子可以做成径向或轴向大体积、大质量(磁感强度与体积、质量有关)的定子,为内、外线圈转子提供更强的磁场力。
与现有直流电动机相比,以本实用新型制造的电动机转子线径增大,耗电量就会减小,电功率一定时,永磁定子磁感强度增大,输出功率就会增大。转子线圈无铁芯、无铁损、转矩响应快、永磁能利用率高、耗电量小,通过直流电源调压器或电流变阻器,调整电压或电流,就可变速,并且无需换向系统,改变了永磁直流电机电流换向的历史,是一种新型节能直流电动机,根据需求可制造出大功率永磁直流电动机(或发电机),适合电动汽车、工矿企业等需要动力或发电的领域。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永磁内定子支承轴支座与法兰盘的分解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永磁定子、线圈转子的分解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永磁内定子和内线圈转子的装配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永磁中定子、外线圈转子和永磁外定子装配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内线圈转子和外线圈转子的线圈绕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甘肃永动电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甘肃永动电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26027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