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缆填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1260047.7 | 申请日: | 2017-09-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7475084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08 |
发明(设计)人: | 不公告发明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科创城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G1/06 | 分类号: | H02G1/06;H02G9/00 |
代理公司: | 成都弘毅天承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30 | 代理人: | 赵宇 |
地址: | 610041 四川省成***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缆 移动台 料斗 填埋 装夹 本实用新型 装置本体 导轨 底板 液压伸缩缸 移动台移动 驱动电机 人工操作 一段距离 出料口 传统的 前表面 位置处 转动轴 放料 手夹 转动 混凝土 自动化 平衡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缆填埋装置,包括电缆填埋装置本体和底板,所述电缆填埋装置本体的前表面通过导轨设置有移动台,所述移动台的下方一侧通过液压伸缩缸连接有装夹手,且移动台的下方另一侧通过转动轴连接有料斗。本实用新型中,该装置上通过导轨设置有移动台,移动台的下方连接有装夹手和料斗,工作时先通过装夹手夹紧电缆并放置在装埋位置处,保持电缆的平衡,然后移动台移动一段距离,使得料斗处于电缆正上方,通过出料口进行混凝土的放料,同时驱动电机带着料斗转动,从而完成电缆周围的填料,最终完成电缆的装埋,通过自动化的机械代替传统的人工操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力工程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缆填埋装置。
背景技术
电缆通常是由几根或几组导线绞合而成的类似绳索的电缆,每组导线之间相互绝缘,并常围绕着一根中心扭成,整个外面包有高度绝缘的覆盖层。电缆具有内通电,外绝缘的特征,电缆有电力电缆、控制电缆、补偿电缆、屏蔽电缆、高温电缆、计算机电缆、信号电缆、同轴电缆、耐火电缆、船用电缆、矿用电缆、铝合金电缆等等。它们都是由单股或多股导线和绝缘层组成,用来连接电路、电器等。
然而现有的电力地面电缆大多采用人工手动装埋,不仅浪费较大的人力,同时人工手动装埋工作效率较低,不利于大型工程中电缆的装埋。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电缆填埋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缆填埋装置,包括电缆填埋装置本体和底板,所述电缆填埋装置本体的前表面通过导轨设置有移动台,所述移动台的下方一侧通过液压伸缩缸连接有装夹手,且移动台的下方另一侧通过转动轴连接有料斗,所述料斗的底部一侧设置有出料口,所述底板通过支撑杆焊接在电缆填埋装置本体的下方,且底板的中间位置开设有圆孔,所述底板的底部一侧设置有承重轮,且底板的底部另一侧设置有万向自锁轮,所述底板的两侧均通过支撑板安装架设置有辅助支撑板。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出料口上设置有阀门。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移动台的上方一侧固定有驱动电机。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辅助支撑板共设置有四个,且底板的两侧各对称安装有两个辅助支撑板。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辅助支撑板上开设有定位孔。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转动轴通过减速器与驱动电机转动连接。
本实用新型中,首先,该装置上通过导轨设置有移动台,移动台的下方连接有装夹手和料斗,工作时先通过装夹手夹紧电缆并放置在装埋位置处,保持电缆的平衡,然后移动台移动一段距离,使得料斗处于电缆正上方,通过出料口进行混凝土的放料,同时驱动电机带着料斗转动,从而完成电缆周围的填料,最终完成电缆的装埋,通过自动化的机械代替传统的人工操作,不仅减少了大量的人力浪费,同时较人工操作,该方法的效率更高;其次,该装置的两侧设置有辅助支撑板,当装置移动至指定位置处时,可通过辅助支撑板与基面固定连接,从而保证装置的稳定,确保施工时不会发生滑移和因一端重力过重而造成另一端翘起的问题,使用安全系数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电缆填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辅助支撑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例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科创城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成都科创城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26004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