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薄片导流管固定帖及引流管固定组件有效
申请号: | 201721254383.0 | 申请日: | 2017-09-27 |
公开(公告)号: | CN21106862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24 |
发明(设计)人: | 江力;俞文华;王昊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M25/02 | 分类号: | A61M25/02 |
代理公司: | 杭州橙知果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3261 | 代理人: | 朱孔妙 |
地址: | 310002 浙江省杭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薄片 导流 固定 引流 组件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薄片导流管固定帖及引流管固定组件,包括固定帖和透气胶布,固定贴包括软质的弹性贴片,所述弹性贴片中部设有供引流管从弹性贴片穿入的通孔,通孔朝向弹性贴片底部,所述弹性贴片上表面中部凹陷设置有供引流管放置和固定的固定槽,固定槽和通孔连通;所述弹性贴片底部设有用于粘附病患皮肤的胶粘层;透气胶布宽度大于弹性贴片的最大外径。将固定器制成薄片状,并将固定槽设置在弹性贴片上,进一步压缩厚度,并且保持引流管折弯后贴合皮肤,避免患者在正常活动中碰触或拖拽引流管,降低病患痛楚。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导管固定器,具体为一种薄片导流管固定帖。
背景技术
外科引流为的是将人体组织间或体腔中积聚的脓、血、液体导引至体外,防止术后感染与影响伤口愈合。
目前,在手术中,引流管都是垂直插入皮肤的,而对于引流管的固定方式较多,但是存在如下缺点:
1、固定不稳,引流管移动造成患者表皮疼痛。
2、折弯较小,导致引流管直接垂直于皮肤表面,患者或陪护人员碰触引流管,造成患者疼痛,甚至引流管移动脱离病处,危险较大。
3、折弯贴合皮肤的固定装置,由于其体积庞大,当固定器位于背部时,病患无法躺靠,关键在于高度过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薄片导流管固定帖,将固定器制成薄片状,并将固定槽设置在弹性贴片上,进一步压缩厚度,并且保持引流管折弯后贴合皮肤,避免患者在正常活动中碰触或拖拽引流管,降低病患痛楚。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薄片导流管固定帖,包括软质的弹性贴片,所述弹性贴片中部设有供引流管从弹性贴片穿入的通孔,通孔朝向弹性贴片底部,所述弹性贴片上表面中部凹陷设置有供引流管放置和固定的固定槽,固定槽和通孔连通;所述弹性贴片底部设有用于粘附病患皮肤的胶粘层。
为了进一步的增加固定槽的固定效果,所述固定槽的槽口处设有盖片,所述盖片一侧连接弹性贴片的上表面,盖片另一侧位于固定槽槽口上方。盖片可以将嵌入固定槽内的引流管盖住下压,产生一个下压的弹性力,使得引流管更容易固定在固定槽内,不易在后续使用过程中脱出。
优选的,所述固定槽的槽口两侧均设有盖片,所述盖片与固定槽构成更利于引流管固定的圆柱形的空槽。
优选的,所述固定槽的槽壁或盖片下表面上设有多个用于增加摩擦力的凸点。增加摩擦避免导管移动。
优选的,所述固定槽为圆形通槽,所述固定槽的圆心位于弹性贴片上表面下方,使得固定槽的槽口两侧形成突出的三角凸部,当导管卡入时,两个凸部可以将导管卡住,避免其脱出。
优选的,所述通孔和定位槽的交界处设有过渡口,所述过渡口为弧形面或斜面。使得导管可以在折叠的部位形成弧形段,避免直角折叠对导管形成的管路封闭现象。
所述弹性贴片还设有用于引流管从侧壁放入的嵌入槽,嵌入槽一端连接通孔,另外一端连接弹性贴片的外侧表壁。固定帖可以使得引流管直接从嵌入槽进入到通孔内,无需固定帖从导管一端进行穿插,可以直接在皮表处套入引流管。
由于引流管是插入皮肤表皮的,因此此处会有部分暴露,优选的,所述胶粘层内掺有用于杀菌的灭菌药剂。对暴露的部分进行杀菌,避免引流管在插口处的皮肤感染。
一种引流管固定组件,包括上述的固定帖和用于固定帖固定的透气胶布,所述透气胶布宽度大于弹性贴片的最大外径。通过透气胶布对固定帖进行进一步的固定,避免引流管弹起,同时增加固定。
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的薄片导流管固定帖,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未经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25438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医用股动脉压迫止血带
- 下一篇:腹腔镜手术收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