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10kV交流架空线路吹弧式防雷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1253166.X | 申请日: | 2017-09-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7265416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20 |
发明(设计)人: | 谢建鲁;庞恒;陈益群 | 申请(专利权)人: | 海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临高供电局 |
主分类号: | H01T1/02 | 分类号: | H01T1/02;H01T1/10;H01T4/14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44202 | 代理人: | 陈欢 |
地址: | 571800 海*** | 国省代码: | 海南;4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10 kv 交流 架空 线路 吹弧式 防雷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力系统防雷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10kV交流架空线路吹弧式防雷装置。
背景技术
架空输电线路是电网建设基础,是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电力系统的发展,由于雷击输电线路而引起的事故也日益增多,如何预防和减小雷击架空输电线路对电网造成的损害,是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必须考虑的重点问题。
架空线路现有的防雷措施主要是采用无间隙雷击闪络限制器和有间隙雷击闪络限制器两种方式,无间隙雷击闪络限制器内部采用氧化锌做电极,该限制器需要特殊接地,长时间运行后,接地体腐蚀,接地电阻增大,氧化锌材质易老化,存在使用寿命较短、维护困难的问题;有间隙雷击闪络限制器虽然使用寿命较无间隙氧化锌限制器长了许多,但是其间隙常因为大风,线路弧垂变化等因素,距离易发生变化,进而导致产品性能不稳定甚至性能失效。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10kV交流架空线路吹弧式防雷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10kV交流架空线路吹弧式防雷装置,包括雷击闪络限制器、招弧电极、支撑绝缘子、金属连接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雷击闪络限制器由外壳与多个钢珠内电极构成,多个钢珠内电极间隔排列在在外壳内,并在雷击闪络限制器内部形成多个灭弧室,所述招弧电极与雷击闪络限制器、支撑绝缘子组合相连。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绝缘子与雷击闪络限制器并联,雷击闪络限制器一端与支撑绝缘子连接于同一块金属连接板,支撑绝缘子上连有招弧电极,招弧电极与雷击闪络限制器存在串联间隙。
进一步的,所述串联间隙的间隙距离固定。
进一步的,其还包括跳线与上导线夹、下导线夹,所述跳线上端通过上导线夹与高压导线相连,跳线下端通过下导线夹与支撑绝缘子相连。
进一步的,所述招弧电极为圆柱形金属。
进一步的,所述金属连接板包括支撑横担与金属固定支架。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横担与金属固定支架通过螺栓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绝缘子包括上支撑绝缘子与下支撑绝缘子。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达到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10kV交流架空线路吹弧式防雷装置,其雷击闪络限制器内部间隔排列着多个钢珠内电极,可将雷击闪络限制器内部分隔成多个灭弧室,摆脱了雷击闪络限制器了对氧化锌材料的依赖,产品无需特殊接地,通过自身的吹弧功能,可以在10ms内截断短路电流,延长雷击闪络限制器使用寿命。
另外,支撑绝缘子与雷击闪络限制器并联,在支撑绝缘子的一端安装环状电极,这种结构的优点是间隙距离不受风偏的影响,间隙距离可保持不变,解决了传统串联间隙雷击闪络限制器因外力因素易导致间隙距离变化,从而引起产品性能不稳定的现象。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10kV交流架空线路吹弧式防雷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为上导线夹,2为跳线,3为招弧电极,4为钢珠内电极,5为雷击闪络限制器外壳,6为下支撑绝缘子,7为上支撑绝缘子,8为金属固定支架,9为支撑横担,10为螺栓,11为高压导线,12为下导线夹,13为螺栓,14为串联间隙。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只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其他所有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所示,一种10kV交流架空线路吹弧式防雷装置,包括雷击闪络限制器、招弧电极3、支撑绝缘子、金属连接板、跳线与上导线夹、下导线夹,所述雷击限制器包括外壳5与多个钢珠内电极4,外壳5采用硅橡胶材料制成,拥有优良的绝缘防水性能,所述多个钢珠内电极4在雷击限制器内部间隔排列,并将雷击限制器内部分隔成多个灭弧室,灭弧室可将大电弧转化为小电弧,并吹至空气中熄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海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临高供电局,未经海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临高供电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25316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