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复合电芯及电化学储能器件有效
申请号: | 201721242002.7 | 申请日: | 2017-09-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7852829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11 |
发明(设计)人: | 吉纯;蒋世用;钟宽;李影;曾庆苑;段科;王晋;陈宝荣;李乾乾 | 申请(专利权)人: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10/058 | 分类号: | H01M10/058;H01M10/653;H01M10/0525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11038 | 代理人: | 赵剑峰 |
地址: | 519070***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芯 复合 电化学储能器件 电芯主体 电解液保持能力 本实用新型 相变材料层 散热性能 覆盖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复合电芯及电化学储能器件。该复合电芯包括电芯主体,所述电芯主体表面上覆盖有多孔相变材料层。该复合电芯具有较好的散热性能和较好的电解液保持能力。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池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复合电芯及电化学储能器件。
背景技术
锂离子电池由于具有高放电电压、高能量密度、高功率密度以及良好的循环性能,已经在手机、相机、手提电脑等便携式电子设备中得到广泛应用,也是新一代混合动力汽车(HEV)和电动汽车(EV)的优秀动力源。然而,锂离子电池在充放电的过程中,容易产生热量,而产生的热量如果不能及时散出,不仅会降低电池的容量,还有可能因为高温触发电池内部的放热反应,造成热失控,引发火灾、爆炸等危险,因此为了提高锂离子电池的安全性,提高散热非常必要。
目前对锂离子电池的散热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从电池本身来改善,主要是通过锂电池材料配方或电解液等成分,以及锂电池结构优化,针对单电池及电池模组自行散热;另一方面是借助外界的冷却方式来对电池进行散热处理,针对电池应用环境所做的电池热管理。
申请号为201310292980.2的专利公开了一种超轻聚合物锂离子电池,其结构为碳纳米纸负极和碳纳米纸正极中间夹层隔膜,多层交替叠放或呈卷绕叠放,聚合物电解质均匀分布与电池内,并充分渗透到碳纳米纸正负极的网格结构中。
申请号为201510223913.4的专利公开了一种在锂离子电池中使用柔性石墨纸替代铝箔和铜箔,作为负载电极材料活性物质的集流体的方法。
申请号201610672133.2的专利公开了一种锂电池用导热铝塑复合膜极其制造方法,对基底材料的双面进行预处理、在基底材料经过预处理的一面涂覆涂料,在铝箔表面进行水洗、涂敷上钝化阻隔层和下钝化阻隔层、上粘合层和下粘合层,使铝塑膜拥有良好的导热性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一方面提供一种复合电芯,包括电芯主体,所述电芯主体上覆盖有多孔相变材料层。
相比于致密无孔相变材料层,多孔相变材料层具有与电解液具有更大的接触面积,因而散热性能更好。另外,多孔相变材料层能还能够在孔中存储电解液,避免电解液流失,起到提高电池保液量的作用。另外,多孔相变材料层还具有较低的密度,能够降低电池的质量,提高电池的能量密度。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所述多孔相变材料层具有海绵状的多孔结构。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所述多孔相变材料层具有毛细多孔结构。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所述多孔相变材料层上有孔径为1~100μm的孔,例如1~50μm的孔,例如1~20μm的孔,例如1~10μm的孔。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所述多孔相变材料层的孔隙率为10%以上,例如20~70%,例如30~60%。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所述多孔相变材料层的厚度为20~500μm,例如20~300μm,例如20~100μm。
多孔相变材料可以是“陈立萌,朱孝钦,周新涛,等.多孔基复合相变材料的制备与研究进展[J].材料导报,2016,30(7):127-132.”中记载的任一种多孔基复合相变材料。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所述多孔相变材料层含有石蜡、硬脂酸、二十二烷、正二十二烷、十六烷、正十八烷、聚乙二醇或十四烷醇。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所述多孔相变材料层中含有无机纳米颗粒,例如ZnO、Al2O3、Fe2O3、MgO或SiO2等金属氧化物纳米颗粒,添加量优选为1%~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24200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软包电芯
- 下一篇:一种锂电池外壳及锂电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