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玻璃热弯机有效
申请号: | 201721239793.8 | 申请日: | 2017-09-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6955900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02 |
发明(设计)人: | 徐江霖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震仪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3B23/03 | 分类号: | C03B23/03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德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44352 | 代理人: | 丁敬伟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龙***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玻璃 热弯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用于玻璃成型的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玻璃热弯机。
背景技术
热弯玻璃是由平板玻璃加热软化在模具中成型,再经退火制成的曲面玻璃。热弯玻璃一般在电炉中进行加工。热弯炉有连续式与间歇式两种,连续热弯炉一般有5~6个室,11~13个工位,大约几十分钟可以出一块成品。现有的热弯机一般包括预热区、成型区、退火区,在玻璃加工过程中,一般先将玻璃放置在模具内,然后将模具放置在预热区进行预热,再将模具放置在成型区加热使玻璃加热软化并在模具内成型,然后再放置于退火区进行退火。在玻璃热弯成型的过程中,往往需要借助外力将磨具压合,以保证上下模之间的正常间隙范围,使热弯成型后的玻璃达到设计要求。现有技术中,结构设计不合理,磨具受到的压力不一定均匀,因此往往容易出现上下模之间间隙不均匀,制造出的玻璃制品在同样厚度要求的部位也可能存在厚度上差异,导致产品在尺寸、表面光洁度和力学性能上均可能达不到要求,同时加工的玻璃还容易破碎,为此,本实用新型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而研制。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玻璃热弯机,其通过采用弹性压合的方式,在玻璃热弯成型过程中,保证上下模受力的均衡性,压合完成后,可保证上下模之间的间隙达到设计要求,从而保证产品在尺寸、表面光洁度和力学性能方面的要求,保证加工的玻璃不破碎。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玻璃热弯机,包括有机架,所述机架上设有炉膛,炉膛内设有用于放置模具的若干支撑台单元,若干支撑台单元以上一个支撑台单元并排下一个支撑台单元的方式布置从而形成模具的行进路径,所述机架上还设有用于沿若干支撑台单元的布置方向将模具从上一个支撑台单元推送到下一个支撑台单元的推送装置;所述炉膛内沿若干支撑台单元的布置方向依次设置有预热区、成型区、退火区、冷却区;所述成型区设置有用于顶压模具的压力装置,所述压力装置包括有压力缸,压力缸的活塞杆上固定连接有顶板,顶板上设有可与所述机架相配合的导向柱,顶板下方柔性连接有当其与模具接触时能加热模具并对模具进行第一次压合的发热板,顶板上设有可穿过所述发热板从而对模具施以压力进行二次压合的顶杆。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发热板上设有若干导柱,所述顶板上设有与若干导柱相配合的孔,所述发热板与所述顶板之间设有分别穿套在若干导柱上与若干导柱数量相匹配的弹簧。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的顶杆数量为四个,所述发热板与所述顶板之间设有分别穿套在四个顶杆上的四个缓压弹簧。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当所述成型区的模具处于加热状态时所述顶杆未伸出所述发热板的下表面,且所述顶杆的下端面与所述发热板的下端面之间存在一定距离。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发热板的下表面形状与模具的上表面形状相匹配。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顶板的下表面与所述发热板的上表面均为平面。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发热板的面积大于模具的面积以使加热时所述发热板可完全覆盖模具。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压力缸为伺服电缸。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述成型区包括加热工位和成型工位,加热工位采用非接触式的电磁加热装置进行加热,成型工位的加热装置为所述发热板。
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其通过采用弹性压合的方式,在玻璃热弯成型过程中,保证上下模受力的均衡性,即保证模具的每个点可进行受力补偿,保证模具上下受力均匀,压合完成后,可保证上下模之间的间隙达到设计要求,从而保证产品在尺寸、表面光洁度和力学性能方面的要求,通过伺服电缸控制保证加工的玻璃不会破碎。
本实用新型通过采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推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支撑台单元的布置结构及模具行进路线示意图;
图4示意出模具在受到顶压前后的状态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压力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压力装置在工作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压力装置在工作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工艺流程示意图之一;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工艺流程示意图之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震仪实业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震仪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23979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改良型分光计
- 下一篇:硫酸钡锶垢定点除垢室内模拟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