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优化风道设计的4U加固机箱有效
申请号: | 201721237079.5 | 申请日: | 2017-09-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7397189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22 |
发明(设计)人: | 乔正宇;李刚;赵瑞营;陈立斌;王凯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七所精密机电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18 | 分类号: | G06F1/18;G06F1/20 |
代理公司: | 天津盛理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2209 | 代理人: | 王倩 |
地址: | 300131 天***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优化 风道 设计 加固 机箱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优化风道设计的4U加固机箱,该机箱是由前面板、机箱箱体和后盖组件组成的密闭式结构,在内部模块上方的机箱箱体上设置散热翅片,散热翅片覆盖范围缩短至与内部模块长度范围相同,散热翅片后方风道侧壁通过缓坡缩窄,且散热翅片尾部加工出平行侧壁的斜度,在风道侧壁面连接处倒圆角;后盖组件包括风挡板、风机盒和航插板,航插板的中部制出后侧风道,且航插板上安装风挡板和风机盒。本实用新型是一种设计科学、结构合理、实用性强的优化风道设计的4U加固机箱,使用本加固机箱可以改善通风风量的均匀性、提高散热效果、减小噪音,满足了小型化、高集成度计算机的使用要求。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军用计算机工程应用技术领域的加固机箱,尤其是一种工作在恶劣电磁、高温、湿热及盐雾环境下的,采用强迫风冷散热形式的优化风道设计的4U加固机箱。
背景技术
军用计算机通常面临着严苛的高温、湿热、盐雾和电磁兼容要求,为了解决机箱的环境适应性要求,通常采用全密闭设计,而随着现代电子设备算机朝着小型化、高集成度的方向发展,不断对其散热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风道与机箱内部隔离的间接强迫风冷散热机箱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相比于其他散热方式,强迫风冷具备散热能力强、结构可靠、体积小、重量轻,散热介质容易获得等诸多优势。
而传统的强迫风冷加固机箱的风路设计虽然满足散热要求,但是通过实际应用发现其存在以下缺陷:⑴.贴壁布置于机箱内部两侧的电源模块局部温度较高;⑵.计算机工作期间存在间歇性较大噪音。经分析与测量,以上现象主要由于原机箱结构风道设计不合理,由此导致风量大部分集中于风道中间,机箱两侧风道通风量仅为0.4m/s,故电源模块处散热效率低下。与此同时,不考虑风机自身因素,传统机箱风道结构复杂且风路局部风阻较大,因风道内不规则路径和复杂拐角产生的空气紊流构成了一部分噪音来源。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结构合理、散热效率高且噪声较小的优化风道设计的4U加固机箱。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手段实现的:
一种优化风道设计的4U加固机箱,该机箱是由前面板、机箱箱体和后盖组件组成的密闭式结构,其前面板上制出多个进风口,机箱箱体内部用于安装标准3U模块,该内部模块通过楔形导轨与机箱箱体锁紧,机箱箱体设置机箱风道,内部模块与机箱风道分离,其特征在于:在内部模块上方的机箱箱体上设置散热翅片,该散热翅片覆盖范围缩短至与内部模块长度范围相同,散热翅片后方风道侧壁通过缓坡缩窄,且散热翅片尾部加工出平行侧壁的斜度,在风道侧壁面连接处倒圆角;后盖组件包括风挡板、用于安装风机并形成负压的风机盒和用于安装航空插座并改变风道内空气流动方向的航插板,航插板的中部制出后侧风道,且航插板上安装风挡板和风机盒。
而且,所述的机箱整体外形尺寸为482.6mm×177mm×331mm。
而且,所述的机箱通过前面板上的弹簧螺钉和选装的滑轨机构可以固定于标准机柜和台体。
而且,所述的后侧风道制成上部和下部较宽,中部较窄的形状,上部与中部、中部与下部的连接面均为倾斜侧面。
而且,所述的机箱箱体及航插板均采用铝合金拼焊成型。
而且,所述的前面板与箱体连接处、后盖组件与箱体连接处均装有导电橡胶条。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
1、优化后的机箱风道有效改善了风量分布的均匀性,风道两侧平均风速由0.3m/s提高到0.55m/s,两侧进风量提升80%以上,有效地使机箱两侧模块的最高温度下降5℃以上。
2、由于改善了风道内的不规则弯角,增加了风道的平顺性,改变风道内部空气的局部流态,大幅减少流动空气局部涡流,从而减小系统风道产生的噪音,经测试整机噪音由49dB下降至47dB。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七所精密机电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天津七所精密机电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23707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防破拆的集装箱智能铅封结构
- 下一篇:一种具有模内铆接装置的模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