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神经内科康复训练仪有效
申请号: | 201721232003.3 | 申请日: | 2017-09-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7168951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03 |
发明(设计)人: | 种莉 | 申请(专利权)人: | 种莉 |
主分类号: | A63B23/04 | 分类号: | A63B23/04;A63B71/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710068 陕西***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神经内科 康复训练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神经内科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神经内科康复训练仪。
背景技术
神经内科患者大多伴有肢体不灵敏或偏瘫等症状,适当的进行康复训练可降低疾病带来的后遗症,保持肢体的正常机能。为了增强患者康复训练的治疗效果,需要通过对患者四肢的锻炼提高康复效果。目前的康复训练多由医护人员搀扶进行,操作较为麻烦,给医务工作带来了负担。通常的机械化的康复训练装置由电机或气缸驱动使用,只需将患者四肢放置在往复运动的支架上,即可实现患者四肢的活动,而患者康复训练时一般都是凭感觉进行练习,不会去过多的对训练次数进行计数,而对于大多患者而言,训练次数较少则反应不明显,而当训练次数过多时,就容易引发过度训练的问题,使得一段时间后或隔日明显感觉到患处不舒适的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是因病使得神经不灵敏,没有按照医生嘱咐的日常训练次数进行训练,无法对训练进行计数,使得这一问题难以避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神经内科康复训练仪,用以克服上述技术缺陷。
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神经内科康复训练仪,包括底座、设置于底座下方的四个支撑腿、固装于底座上的踏板、滑动座以及安装于滑动座的上端面的座椅,底座上表面向内开设形成有一方形槽,且方形槽的底面上并列设置有两道沿前后方向延伸设置的第一滑槽,滑动座的下端面上设置有两个分别与两道第一滑槽结构相配合的第一滑块,每一道第一滑槽内还分别设置有一条弹簧,弹簧两端分别连接滑动座和方形槽的前侧壁;
于方形槽的左右两侧侧壁上分别开设有一道第二滑槽,且滑动座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与第二滑槽结构相配的第二滑块;
其中一个第二滑块的后端还设置有一个电性触点,底座内还安装有电路板,电路板上集成设置有用以安装电池的电池座、计数模块,且电路板一侧设置有与电性触点位置相对的触点座,底座上还安装有与电路板电性相连的显示屏,且显示屏上具有开关按钮、计数按钮以及清零按钮。
较佳的,座椅包括安装于滑动座上端面的座垫和连接于座垫后侧的靠背。
较佳的,第二滑槽的下底面嵌设有多个滚珠。
较佳的,支撑腿由地脚螺钉固定于地面上。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
患者坐在座椅上,脚踩踏在踏板上,通过腿部用力,推动座椅及滑动座向后移动,每当向后运动至电性触点与触点座相互接触,计数模块计数一次并累计记录在显示屏上,在移动过程中,第一滑块沿着第一滑槽向后滑动,且在腿部不再用力时,在弹簧收拢的拉力下,滑动座向前滑动至初始位置。从而能够有目的有计划的进行康复运动,训练的次数有记录,能够避免过度训练引起的神经反而加剧恶化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神经内科康复训练仪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神经内科康复训练仪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以下实施例结合附图1和图2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神经内科康复训练仪作具体阐述。
参阅图1,为神经内科康复训练仪的侧面结构示意图;结合图2,为神经内科康复训练仪的俯视结构示意图。且为清晰显示本实施例的结构特征,图中部分结构省略示出,部分结构则以剖视或透视的方式示出。例如图中省略示出座椅结构。并定义如图1中所示的由左向右的方向分别为本实施例中由后端向前端的方向,则如图2中所示的上下方向实际为本实施例的左右侧方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种莉,未经种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23200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压腿健身器材
- 下一篇:一种体育训练用上肢锻炼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