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无土栽培自动灌溉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1229301.7 | 申请日: | 2017-09-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7411100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29 |
发明(设计)人: | 刘节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桂东民生现代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G31/02 | 分类号: | A01G3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众合诚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6 | 代理人: | 文芳 |
地址: | 423500 湖南***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回液管 苗床 控制终端 营养液槽 供液管 流量计 自动灌溉装置 本实用新型 流速传感器 无土栽培 电磁阀 水泵 连通 自动化控制 营养液 电性连接 控制水泵 全自动化 供液量 监控 回液 灌溉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无土栽培自动灌溉装置,包括苗床、营养液槽、供液管、回液管和控制终端,所述苗床通过供液管与营养液槽连通,所述苗床又通过回液管与营养液槽连通,所述供液管上设有水泵、电磁阀和流量计,所述回液管上设有流速传感器,所述控制终端分别与水泵、电磁阀、流量计及流速传感器电性连接。本实用新型通过控制终端的自动化控制,可对供液量及苗床中的营养液的多少进行监控,从而实现全自动化的灌溉措施,通过对回液管中的回液流速进行监控,从而控制水泵的启动和关闭,防止资源的浪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农业生产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无土栽培自动灌溉装置。
背景技术
中国农业的发展与温室的科技发展息息相关。温室的科技发展,在国外因为人工费用的高昂和温室工人对温室工作环境的高度要求,早已朝着自动化温室的方向有了长足的进步。温室的自动化有许许多多的方面。其中,因为温室生长室的密闭性、温度、湿度的高度要求,导致温室的环境非常不适合温室工人在其内长时间工作,因此需要一种自动灌溉装置来满足生产需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土栽培自动灌溉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无土栽培自动灌溉装置,包括苗床、营养液槽、供液管、回液管和控制终端,其创新点在于:所述苗床通过供液管与营养液槽连通,所述苗床又通过回液管与营养液槽连通,所述供液管上设有水泵、电磁阀和流量计,所述回液管上设有流速传感器,所述控制终端分别与水泵、电磁阀、流量计及流速传感器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苗床上设有矩形阵列分布的栽培凹槽,所述栽培凹槽的底部通过供液暗管相连通,所述供液暗管与供液管相连通,所述相邻两排栽培凹槽之间开设有分支回液槽,且相邻两排栽培凹槽的上端向分支回液槽倾斜且与分支回液槽连通,所述分支回液槽的左端与列向设置的总回液槽连通,所述总回液槽的下端与回液管连通。
优选的,所述营养液槽中放置液位变送器,所述液位变送器与控制终端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分支回液槽从右至左的深度由浅变深,所述总回液槽从上至下的深度由浅变深。
优选的,所述栽培凹槽中随机放置若干个液位变送器,所述液位变送器与控制终端电性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通过控制终端的自动化控制,可对供液量及苗床中的营养液的多少进行监控,从而实现全自动化的灌溉措施,通过对回液管中的回液流速进行监控,从而控制水泵的启动和关闭,防止资源的浪费。
2.本实用新型采用的苗床通过供液暗管进行供液,又通过分支回液槽和总回液槽对多余的营养液进行收集,并统一回流至营养液槽,实现循环利用。
3.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液位变送器通过控制终端提醒生产者营养液槽或栽培凹槽中的营养液已无多少,需要及时补充营养液。
4.本实用新型采用的分支回液槽和总回液槽的深度由浅变深的结构,可以提高收集多余营养液的效率,实用性较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栽培凹槽的连接示意图。
图中:1苗床、2营养液槽、3供液管、4回液管、5控制终端、6水泵、7电磁阀、8流量计、9流速传感器、10液位变送器、11栽培凹槽、12供液暗管、13分支回液槽、14总回液槽。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桂东民生现代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未经桂东民生现代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22930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集约化水培的种植容器
- 下一篇:一种铁片石斛种植用的喷水接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