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于高层建筑的给排水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21225241.1 | 申请日: | 2017-09-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7376690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18 |
发明(设计)人: | 刘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德阳艺空装饰设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3B1/02 | 分类号: | E03B1/02;A62C35/60 |
代理公司: | 成都君合集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8 | 代理人: | 张鸣洁 |
地址: | 618000 四川省德阳市西***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高层建筑 排水系统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高层建筑的给排水系统,包括给水系统、排水系统和消防系统,所述的消防系统包括A消防水池、设置在A消防水池上方的B消防水池、连通A消防水池与B消防水池的主消防水管、若干个与主消防水管连通的消防支管和若干个设置在消防支管上的消防喷淋头;所述的主消防水管上设置有消防泵,所述的消防泵连接有控制系统;所述的主消防水管与消防支管之间设置有增压泵,所述的增压泵与控制系统连接。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能够增加消防系统的水压,使各个楼层的消防用水都具备足够的水压,并在需要灭火时缩短水资源流通运输的时间,缩短消防系统的响应时间,有利于提高灭火的效率,减少因火灾造成的财产损失。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给排水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基于高层建筑的给排水系统。
背景技术
给水排水系统是为人们的生活、生产、市政和消防提供用水和废水排除设施的总称。给排水系统是任何建筑都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一般建筑物的给排水系统包括生活给水系统、生活排水系统和消防系统,这几个系统都是楼宇自动化系统重要的监控对象。由于消防水系统与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消防自动灭火系统密切,国家技术规范规定消防给水应由消防系统统一控制管理,因此,消防给水系统由消防联动控制系统进行控制。
根据中国《高规》(JGJ 3-2010)1.0.2条规定10层及10层以上或房屋高度大于28m的住宅建筑以及房屋高度大于24米的其他高层民用建筑混凝土结构为高层建筑。现有技术条件下,为了降低施工成本以及难度,普遍采用将消防系统中的消防水池设置在地下或地表,一旦高层建筑的上层发生火灾,消防水池中用于灭火的水从消防水池到达起火楼层存在一定的时间间隔,而水的压力也会降低,导致灭火的效率降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保证高层建筑灭火用水的水压、提高消防系统安全性能的基于高层建筑的给排水系统。
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基于高层建筑的给排水系统,包括给水系统、排水系统和消防系统,所述的消防系统包括A消防水池、设置在A消防水池上方的B消防水池、连通A消防水池与B消防水池的主消防水管、若干个与主消防水管连通的消防支管和若干个设置在消防支管上的消防喷淋头;所述的主消防水管上设置有消防泵,所述的消防泵连接有控制系统;所述的主消防水管与消防支管之间设置有增压泵,所述的增压泵与控制系统连接。本方案能够利用A消防水池和B消防水池实现双向提供水资源,而保证灭火用水具有足够的水压,在高层楼层需要灭火时,利用B消防水池能够及时的供水,缩短供水的响应时间而提高灭火的效率,减少财产的损失,利用主消防水管也能够储存部分水资源作为备用的消防用水,增加了消防系统的安全性能,避免供水紧张。
所述的主消防水管上间隔设置有若干个副水池,所述的增压泵与副水池连通。通过设置副水池能够增加整个消防系统的储水量以及水压,在不同楼层发生火灾的时候保证有一定的水资源能够用来灭火,有利于缩短消防系统灭火的响应时间,提高灭火的效率。
所述的消防支管连通有液态二氧化碳储存器,液态二氧化碳储存器与消防支管之间设置有与控制系统连接的电磁阀。利用液态二氧化碳储存器能够向灭火用水内添加二氧化碳并增加消防喷淋头出水的水压,在利用水来灭火的同时,能够使用二氧化碳进行灭火,提高灭火的效率。
所述的液态二氧化碳储存器与增压泵之间设置有开口朝上设置的U型弯管。以此能够使水中不溶于水的固态杂质在U型弯管处沉积而避免固态杂质堵塞消防喷淋头。
所述的给水系统包括按照水流方向依次连通的水箱、用水泵和用水主管,所述的用水主管连通有若干个用水支管,所述的用水支管连通有若干个用水设备;所述的排水系统包括按水流方向依次连通的与用水设备连通的排水结构、排水支管、排水主管和滤水系统;所述的滤水系统与水箱通过回流泵连通,所述的用水泵、回流泵分别与控制系统连接。以此能够将生活废水回收利用从而起到节约水资源、提高水资源循环利用率、减少水资源使用成本的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德阳艺空装饰设计有限公司,未经德阳艺空装饰设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22524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市政排水井转接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电动客车快慢充支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