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神经反馈装置及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21218794.4 | 申请日: | 2017-09-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7503648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15 |
发明(设计)人: | 闫天翼;裴广盈;李章平;沈亚奇;吴景龙;于净溪;周韵彤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大智商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16H40/63 | 分类号: | G16H40/63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71 | 代理人: | 郭新娟 |
地址: | 100176 北京市北京经济技术***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脑电信号处理模块 神经反馈 脑电采集模块 数据发送模块 电源模块 本实用新型 装置及系统 壳体 个人家庭 临床治疗 神经障碍 认知 体内 治疗 应用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神经反馈装置及系统,涉及神经反馈技术领域。所述神经反馈装置包括壳体、脑电采集模块、脑电信号处理模块、数据发送模块和电源模块,所述脑电采集模块设置在所述壳体一侧,所述脑电信号处理模块、所述数据发送模块和所述电源模块设置在所述壳体内,所述脑电采集模块和所述脑电信号处理模块连接,所述脑电信号处理模块和所述数据发送模块连接,所述脑电采集模块、所述脑电信号处理模块和所述数据发送模块分别与所述电源模块连接。本实用新型适用于临床治疗与个人家庭应用,可为不同病症的神经障碍缺陷提供有针对性的训练方案,并在治疗的过程中提高患者的自我认知,能够有效提升神经反馈训练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神经反馈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神经反馈装置及系统。
背景技术
神经反馈是将脑电图等神经信号转换成视、听觉信息,受试者通过训练,选择性地增强或抑制某些成分,以达到调节脑功能的目的。该技术最早是根据巴甫洛夫的经典条件反射理论发展而来,心理学家斯金纳对其进行了完善,即在操作性条件作用中,学习者在特定环境下主动而自愿地进行操作,过程包含奖励刺激,从而促使学习者重复该项活动。这种学习模式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若借助先进的仪器帮助人们增强对自身生理活动反应的感知,通过学习和训练,个体就能建立自主神经系统的操作性条件反射来调节这些变化,实现对生理反应的自我管理。
目前,神经反馈训练可以用于治疗各种精神疾病或神经系统疾病,如注意缺陷多动障碍,自闭症,抑郁性,妥瑞氏综合症,失眠,癫痫症。近年来对于使用药物无法治愈的神经退行性疾病如痴呆,在临床治疗中作为非侵入性非药物治疗的首选。同时神经反馈训练对于提升健康人的认知能力也备受关注。
随着脑成像技术的飞速发展,功能磁共振与脑磁图等广泛应用于神经反馈中,但脑电因高时间分辨率,可移植性和低成本等优点,被最广泛用于临床治疗,其他方式均在实验室与科研研究中普遍应用。在神经反馈训练中,可以单独或同时使用不同频段的调节会相应改善多种认知功能,以提高整体认知表现。但由于我国在神经反馈设备的研发仍处于起步阶段,鉴于神经反馈与脑-机接口技术在信号采集、信号特征提取与模式分类方面完全类似,因此,可以利用脑-机接口的相关研究成果,密切配合临床需求,在人体脑电信号采集和分析的基础上开发神经反馈训练系统。
脑电信号频率范围为0.5~50Hz。幅度非常微弱,一般头皮脑电信号只有50uV,超过正负100uV的就可以看作是噪声。脑电信号可划分为5个波段:δ波:频率为0.5~3Hz;θ波:频率为4~7Hz;α波:频率为8~13Hz;β波:频率为14~25Hz;γ波:频率大于26Hz。脑电采集设备对脑电信号进行了放大、滤波等处理,但脑电信号还是不可避免的有其他干扰和噪声,所以要在终端软件中加入预处理的算法,对脑电信号进行去噪,得到更纯净的脑电信号。在脑电信号采集过程中,眨眼、肌肉运动等生理活动是不可避免的,这就造成了体内的干扰。脑电信号的主要干扰如眼电、肌电,还存在线性趋势和一些其他高频干扰。在对脑电信号进行分析是需要去除这些干扰。
目前关于神经反馈技术广泛应用于不同认知功能改善,目前常用的脑电神经反馈系统有针对失眠问题的神经反馈治疗装置,脑电信号评估精神状态的反馈系统,用于大脑记忆功能改善的神经反馈训练仪等。
失眠的神经反馈治疗装置通过固定于头皮顶叶的F3,F4,C3,C4四个部位的电极,利用外界信号刺激脑皮层,专业性较强,对于电极选取与刺激强度需要专业操作,不利于受试者自主进行反复多次训练。
基于脑波信号处理系统定量评估精神状态的方法和设备采用运动想象信号进行识别运动任务,且耗时较长,信号受环境影响较大,该系统实用性较差,准确率不稳定。
用于大脑记忆功能改善的基于脑电信号的神经反馈训练仪仅对记忆功能进行评估并改善,同时反馈形式仅采用脑电节律波能量信息反馈,从功能调节与反馈形式角度较单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大智商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大智商医疗器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21879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