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神经科用脑脊液抽取器有效
申请号: | 201721217966.6 | 申请日: | 2017-09-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8640758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26 |
发明(设计)人: | 郭怀花;邹胜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郭怀花 |
主分类号: | A61B10/00 | 分类号: | A61B10/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索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40 | 代理人: | 商金婷 |
地址: | 257000 山东省东营市东营区黄***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软管 充排气 储液袋 气压盒 本实用新型 脑脊液抽取 神经科 穿刺针 连通 螺帽 流速调节器 时间保持 相对静止 抽取器 通气孔 外螺纹 注射器 医生 螺接 抽取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神经科用脑脊液抽取器,包括穿刺针、软管、储液袋、气压盒,所述储液袋位于气压盒中,所述软管一端与穿刺针连通,软管另一端与储液袋的顶端相连通,所述软管上安装有流速调节器,所述气压盒的一端设有充排气管,所述充排气管上设有外螺纹和多个通气孔,所述充排气管上螺接有螺帽。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抽取器结构简单,不需要病人长时间保持相对静止,也不用医生长时间手持注射器抽取,操作方便,降低了医生的劳动强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神经科用脑脊液抽取器。
背景技术
脑脊液是一种由脑室的脉络丛细胞产生的无色透明液体,它的各项指征反应了中枢神经系统的生化和病理状况。人们一直致力于长期连续地收集脑脊液并加以检测,以用来研究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比如阿尔兹海默症和帕金森氏病。
现有的通过小脑延髓池穿刺来收集脑脊液的器械为注射器,由于每次收集约需20分钟,这对医生体力消耗较大,也难以控制病人长时间静止不动,因此需要新的便于收集脑脊液的器械。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以上问题,提供一种神经科用脑脊液抽取器,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神经科用脑脊液抽取器,包括穿刺针、软管、储液袋、气压盒,所述储液袋位于气压盒中,所述软管一端与穿刺针连通,软管另一端与储液袋的顶端相连通,所述软管上安装有流速调节器,所述气压盒的一端设有充排气管,所述充排气管上设有外螺纹和多个通气孔,所述充排气管上螺接有螺帽。
进一步的,所述储液袋底端设有排液管,所述排液管为硬管,所述排液管的末端螺接有盖体,所述排液管与气压盒的连接处设有密封圈。
进一步的,所述储液袋的顶端为进液管,所述进液管为硬管,所述进液管与气压盒的接缝处设有密封圈。
进一步的,所述储液袋为软袋。
进一步的,所述通气孔间隔均匀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通气孔位于两个相邻外螺纹圈之间。
进一步的,所述软管和储液袋均采用医用塑料制成。
进一步的,所述气压盒为长方形盒体。
该抽取器完成生产组装后通过充排气管向气压盒内充入气体使储液袋压缩袋壁贴合在一起,调节流速调节器使软管中无气体进入储液袋,然后螺帽正转旋紧;在使用时先将穿刺针插入小脑延髓池,再调节流速调节器使脑脊液能够通过软管进入储液袋,螺帽反转旋松将气压盒内的气体缓慢排出,从而使储液袋内逐渐形成负压吸引脑脊液向储液袋内流动,实现脑脊液的收集。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抽取器结构简单,不需要病人长时间保持相对静止,也不用医生长时间手持注射器抽取,操作方便,降低了医生的劳动强度。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使用前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使用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气压盒上充排气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说明:1-穿刺针、2-软管、3-储液袋、311-排液管、312-盖体、4-气压盒、411-充排气管、4111-外螺纹、4112-通气孔、412-螺帽、5-流速调节器。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郭怀花,未经郭怀花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21796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妇产科羊水取样保存装置
- 下一篇:一种仔猪腹泻活体取样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