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农业播种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1217460.5 | 申请日: | 2017-09-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7369580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18 |
发明(设计)人: | 林锦芬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省圣昌企业管理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C7/16 | 分类号: | A01C7/16;A01C7/00;A01C7/2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62000 福建省泉州***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农业 播种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农业播种装置,包括播种框、播种盘、滑板,播种框前端、上端、下端开口,播种框内从上至下滑动连接有与其相适配的播种盘、滑板,播种框的左边框、右边框的内侧面开设有一对滑槽,播种盘左右两侧设有滑块,滑块与滑槽滑动连接,播种盘上均匀密布有播种孔,播种盘下方的播种框内设有支撑块,支撑块与播种盘之间形成一组滑道,滑道内滑动连接有滑板,滑板上端面与播种盘下端面接触连接,播种框前侧可拆卸连接有接料箱,播种框左边框、右边框前后两端均设有支脚,支脚上安装有滚轮;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效率高,操作方便,大大降低劳动强度,同时可有效的控制播撒的种子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农用器具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农业播种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农村播种多采用机械播种,但是目前还有大部分耕地由于地形限制或地块大小限制或经济等多方面原因,还无法实现机械播种,而是采用人工播种,即操作人员用手将种子撒进每个坑穴的传统播种方法,但这种传统的人工播种方式劳动强度大,播种操作人员需长时间弯腰、低头操作,对播种操作人员造成身体上的劳累和损害,同时传统人工播种速度慢,播种效率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农业播种装置,结构简单,效率高,操作方便,大大降低劳动强度,同时可有效的控制播撒的种子量。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农业播种装置,包括播种框、播种盘、滑板,所述播种框前端、上端、下端开口,所述播种框内从上至下滑动连接有与其相适配的播种盘、滑板,所述播种框的左边框、右边框的内侧面开设有一对前端开口的滑槽,所述播种盘左右两侧设有与所述滑槽相适配的滑块,所述滑块与滑槽滑动连接,所述播种盘上均匀密布有播种孔,所述播种盘下方的播种框内设有沿前后方向延伸的支撑块,所述支撑块与播种盘之间形成左右相对的一组滑道,所述滑道内滑动连接有滑板,所述滑板上端面与播种盘下端面接触连接,所述播种框前侧可拆卸连接有接料箱,所述播种框左边框、右边框前后两端均设有支脚,所述支脚上安装有滚轮。
进一步地,所述播种框的左边框、右边框的上端面开设有前后两端封闭的倒T形滑槽,所述倒T形滑槽内滑动连接有倒T形滑块,两块倒T形滑块上端共同固定有支杆,所述支杆前端通过短杆固定连接有扫板,所述扫板下端与播种盘上端面相接触。
进一步地,所述支杆中间上端固定有手持杆,所述手持杆上设有一圈软垫。
进一步地,所述滑板前端设有拉手。
进一步地,所述播种框后侧设有推杆。
进一步地,所述播种框左边框、右边框前侧设有卡槽,所述接料箱后侧面前后两端设有相适配的卡凸,所述卡凸与卡槽配合固定。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农业播种装置,可快速完成具有固定行间距的撒播或者指定的坑穴播种,不仅效率高,操作方便,大大降低劳动强度,同时可有效的控制播撒的种子量。且本实用新型还可依据种子的体积大小、播种量的多少以及所需行间距,制作多种具有不同孔径和行间距的播种盘进行使用配套,从而使本实用新型农业播种装置的适用播种品种范围更加广泛。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 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2 为图1的A-A面剖视图本实用新型;
图3 为本实用新型的前视图;
图4 为本实用新型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省圣昌企业管理有限公司,未经福建省圣昌企业管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21746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变容式步进开水器
- 下一篇:一种中草药用环绕送风式烘干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