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塔式气浮机有效
| 申请号: | 201721210829.X | 申请日: | 2017-09-15 |
| 公开(公告)号: | CN207451665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05 |
| 发明(设计)人: | 不公告发明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周文潮 |
| 主分类号: | C02F1/24 | 分类号: | C02F1/24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311800 浙江省绍兴***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气泡释放器 微气泡 气泡释放 气浮机 内筒 气浮反应池 溶气系统 黏附 刮渣装置 三通接头 上下连通 污水水质 旋转混合 出水端 大截面 浮渣池 加药口 进水管 进水口 清水池 小截面 同向 絮体 污水 | ||
一种高塔式气浮机包括气浮反应池、清水池、浮渣池、气泡释放管、刮渣装置、溶气系统、第一气泡释放器、第二气泡释放器、进水管、进水口和加药口。所述气浮反应池内设有内筒,内筒包括上下连通的小截面区和大截面区。溶气系统的出水端通过三通接头分别与第一气泡释放器、第二气泡释放器相连,第一气泡释放器安装在气泡释放管中,第二气泡释放器安装内筒的底部。污水在气泡释放管中与微气泡发生逆向碰撞和旋转混合以及在内筒中同向黏附,提高了微气泡‑颗粒的相互作用,强化了微气泡的黏附能力,增强了泡絮体的稳定性,使微气泡颗粒碰撞效率显著增强,对污水水质变化的适应能力显著增强。并且气浮机具有占地面积小、结构紧凑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设备领域,更具体的涉及一种高塔式气浮机。
背景技术
溶气气浮技术是一种固液分离技术,它具有处理效率高,启动时间短和占地面积小的特点,被广泛地应用于水处理领域。完整的溶气气浮技术包括了絮凝过程、溶气释气过程和气泡-絮体聚集体形成与分离过程三大基本过程。
根据溶气水与污水流向和接触方式,溶气气浮工艺分为同向流工艺和逆向流工艺。同向流气浮机一般包括絮凝反应池、接触池和分离池。污水先进入絮凝反应池中与絮凝剂充分混合发生絮凝反应,然后进入接触池与溶气水中小气泡完成粘接,形成泡絮体后沿接触池与反应池之间设置的斜面进入分离池并上浮至液面,形成浮渣排除。气泡与颗粒在接触室中完成碰撞与粘附过程,微气泡与向上流动的污水同向流动,气泡与悬浮物的接触时间较短,气泡的附着效果较差,特别是当污水中油或悬浮颗粒比较多以及絮体松散的情况。
逆流式气浮装置一般单设一级接触室,其中向上的微气泡与向下流动的原水进行相反方向的流动,下降的悬浮物与上升的气泡逆向接触,使气泡与悬浮物粘附,过程中微气泡与颗粒物能完成很好的碰撞过程,但是由于原水向下的水流力作用,微气泡与颗粒不能很好的粘附形成稳定的泡絮体,或者粘附之后在原水异相水流力的作用下发生脱附现象,形成的泡絮体不能很好的完成上浮分离过程。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高塔式气浮机包括气浮反应池、清水池、浮渣池、气泡释放管、刮渣装置、溶气系统、第一气泡释放器、第二气泡释放器、进水管、进水口和加药口;所述气浮反应池和清水池被隔板隔开;所述隔板上设有清水孔;所述清水池设有出水口;所述浮渣池设置在气浮反应池上方;所述刮渣装置位于气浮反应池的上方,将气浮反应池中生成的浮渣刮入浮渣池中;所述浮渣池设有出渣口;所述气浮反应池内设有内筒;所述内筒包括上下连通的小截面区和大截面区;所述小截面区的顶部和大截面区的底部为开口状态。
所述进水口与进药口通过三通接头依次与静态混合器、气泡释放管的上端相连。
所述溶气系统进水端与清水池相连,出水端通过三通接头分别与第一气泡释放器、第二气泡释放器相连。
所述第一气泡释放器安装在气泡释放管中;所述第二气泡释放器安装内筒的底部。
所述进水管一端连接气泡释放管的底部,一端安装在内筒的底部。
进一步地,所述气泡释放管包括出气管、竖直管、旋流管,所述出气管、竖直管、旋流管依次相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气泡释放器安装在气泡释放管中的竖直管、旋流管的交界处。
进一步地,所述溶气系统包括回流泵、溶气罐、空压机;回流泵的进水口与清水池相连,回流泵的出水口与溶气罐的进水口相连通,溶气罐的出水口通过三通接头分别与第一气泡释放器、第二气泡释放器相连;溶气罐的进气口与空压机相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溶气罐的出水口连接的三通接头与第一气泡释放器之间设有第一截止阀、与第二气泡释放器之间设有第二截止阀。
进一步地,所述大截面区底部为截面积向上方逐渐增大的设置;所述大截面区与小截面区的连接段为截面积向上方逐渐减小的设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周文潮,未经周文潮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21082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载冷剂机组切换驱动多组结冰脱盐池
- 下一篇:气浮滤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