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易于端子安装的VCM下盖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721210143.0 | 申请日: | 2017-09-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7200557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06 |
发明(设计)人: | 饶振奇;赖俊男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聚力电机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K41/035 | 分类号: | H02K41/035;H02K5/04 |
代理公司: | 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2224 | 代理人: | 母秋松,董建林 |
地址: | 215153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易于 端子 安装 vcm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易于端子安装的VCM下盖结构,属于音圈电机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音圈马达是一种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的装置,并实现直线型及有限摆角的运动。利用来自永久磁钢的磁场与通电线圈导体产生的磁场中磁极间的相互作用产生有规律的运动的装置。因为音圈马达是一种非换流型动力装置,其定位精度完全取决于反馈及控制系统,与音圈马达本身无关。采用合适的定位反馈及感应装置其定位精度可以轻易达到10NM,加速度可达300g。
目前,现有下盖与端子结构,多采用一体方式,优点是端子厚度变大,不容易变形断裂,缺点是价格昂贵,成本高。
实用新型内容
目的: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易于端子安装的VCM下盖结构。
技术方案: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易于端子安装的VCM下盖结构,包括:本体,所述本体四角侧壁上设置有L型结构的凸台,用于与外壳体之间相胶接;所述本体顶部设置有下弹片凹槽;所述本体开口处设置有第一凹槽,用于载体向下运动的让度槽;所述本体开口处设置有防尘圈;所述下弹片凹槽对应的本体四角上设置有弹片点胶柱;所述本体两个相连角上分别开设有端子安装口,所述端子安装口包括:端子顶端凹槽,端子下端开口。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防尘圈上设置有对称的导向块,用于载体上下移动的导向。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凸台弯折处设置有溢胶槽。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弹片点胶柱底部设置有溢胶槽。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本体边缘设置有定位凹槽,用于外壳体装配时与下盖定位。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第一凹槽内设置有预压块,用于缓冲载体向下的运动。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易于端子安装的VCM下盖结构,通过本体四周设置的带有溢胶槽的凸台,有利于提高下盖与外壳体之间安装效果;下弹片的安装结构,有利于下弹片固定效果;端子安装口的设置,方便端子与下盖之间分步安装;防尘圈的结构,有效提高下盖与载体之间的连接效果。本设计结构简易,下盖与下弹处、载体、外壳体之间连接效果好,可有效的改善,端子变形、断裂及费用过高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更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易于端子安装的VCM下盖结构,包括:本体1,所述本体1四角侧壁上设置有L型结构的凸台2,用于与外壳体之间相胶接;所述本体1顶部设置有下弹片凹槽3;所述本体1开口处设置有第一凹槽4,用于载体向下运动的让度槽;所述本体1开口处设置有防尘圈5;所述下弹片凹槽3对应的本体1四角上设置有弹片点胶柱6;所述本体1两个相连角上分别开设有端子安装口7,所述端子安装口7包括:端子顶端凹槽71,端子下端开口72,L型结构的端子从端子下端开口72插入,端子上端用胶水固定在端子顶端凹槽71内。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防尘圈5上设置有对称的导向块8,用于载体上下移动的导向。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凸台2弯折处设置有溢胶槽9。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弹片点胶柱6底部设置有溢胶槽9。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本体1边缘设置有定位凹槽10,用于外壳体装配时与下盖定位。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第一凹槽4内设置有预压块11,用于缓冲载体向下的运动。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聚力电机有限公司,未经苏州聚力电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21014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易于装配的VCM下盖结构
- 下一篇:一种高回弹力的下弹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