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度防尘汽车保护膜有效
申请号: | 201721209830.0 | 申请日: | 2017-09-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7808648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04 |
发明(设计)人: | 陈方园 | 申请(专利权)人: | 海门市钢鑫汽车配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32B7/12 | 分类号: | B32B7/12;B32B3/08;B32B33/00;B60J1/2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61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车保护膜 车窗 导电线 粘合层 汽车膜 本实用新型 静电处理器 防尘 底膜 工作效率 灰尘堆积 影响车体 静电 上表面 上端面 线连接 易撕口 车体 均和 下角 雨天 保养 潮湿 拆除 视野 司机 汽车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度防尘汽车保护膜,包括车窗,所述车窗的上端面左下角设有静电处理器,所述车窗的上表面设有粘合层一,所述车窗和粘合层一之间设有横向导电线和纵向导电线,所述横向导电线和纵向导电线均和静电处理器的线连接,所述粘合层一上设有底膜,所述车窗和底膜通过粘合层一黏贴,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可以在使用过程中及时的对汽车保护膜和车体上的静电进行清除,防止汽车膜上灰尘堆积影响车体外观,同时还能够防止雨天潮湿的环境导致汽车保护膜内气泡的出现,避免司机的视野受到气泡的影响,最后易撕口在汽车进行保养更换汽车膜时方便工作人员对汽车膜的拆除,提高了工作者的工作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保护膜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高度防尘汽车保护膜。
背景技术
汽车保护膜就是汽车车窗和汽车前后挡风玻璃以及汽车天窗上的的一层薄膜状物体,传统的汽车薄膜仅仅是一层薄膜,具有一定的反辐射功能,功能过于单一,汽车膜由于自身和车体静电的原因非常容易导致灰尘的堆积,同时传统的汽车膜不具备防潮的功能,在雨天后经常会出现汽车膜出现气泡的现象,很可能影响司机的视野。
为此我们提供了一种高度防尘汽车保护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的缺陷,提供一种高度防尘汽车保护膜,可以在使用过程中及时的对汽车保护膜和车体上的静电进行清除,同时还能够防止雨天潮湿的环境导致汽车保护膜内气泡的出现,最后易撕口在汽车进行保养更换汽车膜时方便工作人员对汽车膜的拆除,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度防尘汽车保护膜,包括车窗,所述车窗的上端面左下角设有静电处理器,所述车窗的上表面设有粘合层一,所述车窗和粘合层一之间设有横向导电线和纵向导电线,所述横向导电线和纵向导电线均和静电处理器的线连接,所述粘合层一上设有底膜,所述车窗和底膜通过粘合层一黏贴,所述底膜的上端设有粘合层二,所述粘合层二的上端设有热合膜,所述底膜和热合膜通过粘合层二黏贴,所述热合膜的上端设有粘合层三,所述粘合层三的上端设有防潮膜,所述热合膜和防潮膜通过粘合层三黏贴,所述防潮膜的上端设有粘合层四,所述粘合层四的上端设有表膜,所述防潮膜和表膜通过粘合层四黏贴。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横向导电线的数量不少于五根,所述横向导电线在车窗和粘合层一之间等距离排列。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纵向导电线的数量不少于六根,所述纵向导电线在车窗和粘合层一之间均匀分布。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横向导电线和纵向导电线交叉分布,所述横向导电线和纵向导电线的直径均不大于零点一毫米。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底膜上设有易撕口,所述易撕口位于车窗的上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可以在使用过程中及时的对汽车保护膜和车体上的静电进行清除,防止汽车膜上灰尘堆积影响车体外观,同时还能够防止雨天潮湿的环境导致汽车保护膜内气泡的出现,避免司机的视野受到气泡的影响,最后易撕口在汽车进行保养更换汽车膜时方便工作人员对汽车膜的拆除,提高了工作者的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1车窗、2静电处理器、3表膜、4底膜、5热合膜、6防潮膜、7粘合层一、8粘合层二、9粘合层三、10粘合层四、11易撕口、12横向导电线、13纵向导电线。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海门市钢鑫汽车配件有限公司,未经海门市钢鑫汽车配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20983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