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光纤光栅传感器波长解调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1209433.3 | 申请日: | 2017-09-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7148362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27 |
发明(设计)人: | 谢建毫;黄沃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伊讯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6/293 | 分类号: | G02B6/293 |
代理公司: | 北京德高行远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549 | 代理人: | 樊妤玲,杨瑞 |
地址: | 518101 广东省深圳市宝***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光纤 光栅 传感器 波长 解调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信号解调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光纤光栅传感器波长解调装置。
背景技术
光纤光栅传感器是由石英晶体制成,具有体积小、重量轻、结构简单、不导电、不易腐蚀和不受电磁干扰等特点,本身也不产生电磁干扰,广泛适用于输油管道、高压传输线路和核电站等高电磁、易燃易爆的场合进行探测。同时,光纤光栅传感器的传感信息量是波长调制,易构成分布式测量系统实现网络化测量。因此,光纤光栅传感器可应用于分布式温度监测。
实现温度信息的测量需要准确测量光纤光栅传感器的中心波长,通过测量波长偏移量得到温度的变化量。如今随着技术的成熟,光纤光栅传感器的制作工艺进一步提高,制作成本则逐渐下降,为光纤光栅传感器的大量应用创造了可能,在这个基础上,国内外针对光纤光栅传感器的解调技术加快了研究,结合不同的光源和光路结构,设计出不同的波长解调方法,如今得以广泛应用的解调方有光谱仪法、FP滤波器解调法、干涉解调法、匹配滤波法、阵列波导光栅解调法等。
但是,上述方法都在不同程度上存在一些缺陷:光谱仪法只适用于实验室,不适合大规模的工业应用;FP滤波器解调法的解调系统复杂,精度受FP腔的稳定性和压电陶瓷的非线性影响,只适用于静态或者准静态测量;干涉解调法虽然能提高检测灵敏度,但稳定性能差;匹配滤波法的灵敏度高,但动态范围窄、易受环境温度的影响;阵列波导光栅解调法的精度过低。因此,业界亟需提出一种新的解调方法,以更好地实现对光纤光栅传感器反射中心波长的解调。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光纤光栅传感器波长解调装置,能够更好地实现对光纤光栅传感器反射中心波长的解调。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光纤光栅传感器波长解调装置,包括SG-DBR激光器、分路器、N个环行器、N个通道、光放大器、数据采集器、数据发送接口和微处理器;
所述微处理器与所述SG-DBR激光器相连,所述SG-DBR激光器通过所述分路器与所述N个环行器相连,每个所述环行器连接一个所述通道,所述通道通过所述环行器与所述光放大器相连,所述通道内连接有光纤光栅传感器;
所述光放大器通过所述数据采集器与所述数据发送接口相连,所述数据发送接口与上位机相连。
采用上述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光纤光栅传感器波长解调装置,具有精度高、信噪比高、解调难度小等优点,SG-DBR激光器既是光源也是光纤光栅传感器中心波长核心器件,减低了系统光路结构的复杂度,降低了系统成本。
进一步地,所述分路器为1X64分路器,所述环行器设置有64个,所述通道设置有64个。
进一步地,所述通道内独立接入20个光纤光栅传感器。
进一步地,所述数据发送接口为RJ45以太网接口。
进一步地,所述微处理器为单片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光纤光栅传感器波长解调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1、SG-DBR激光器,2、分路器,3、环行器,4、通道,5、光放大器,6、数据采集器,7、数据发送接口,8、微处理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如图1所示,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光纤光栅传感器波长解调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一种光纤光栅传感器波长解调装置,包括SG-DBR激光器1、分路器2、N个环行器3、N个通道4、光放大器5、数据采集器6、数据发送接口7和微处理器8;所述微处理器8与所述SG-DBR激光器1相连,所述SG-DBR激光器1通过所述分路器2与所述N个环行器3相连,每个所述环行器3连接一个所述通道4,所述通道4通过所述环行器3与所述光放大器5相连,所述通道4内连接有光纤光栅传感器;所述光放大器5通过所述数据采集器6与所述数据发送接口7相连,所述数据发送接口7与上位机相连。其中N为大于等于1的整数。
具体地,所述分路器2为1X64分路器,所述环行器3设置有64个,所述通道4设置有64个;所述微处理器8为单片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伊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伊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20943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包括清除刀片的幅材输送系统
- 下一篇:三角轮番单面显示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