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塑胶透镜及镜头有效
申请号: | 201721208313.1 | 申请日: | 2017-09-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7216058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10 |
发明(设计)人: | 张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舜宇光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3/00 | 分类号: | G02B3/00;G03B1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谨诚君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11538 | 代理人: | 陆鑫,延慧 |
地址: | 3154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塑胶 透镜 镜头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塑胶透镜及包含该塑胶透镜的镜头,尤其涉及一种具有涂黑结构的塑胶透镜及包含该涂黑塑胶透镜的镜头。
背景技术
近年来,便携式电子产品发展迅速,例如手机、平板电脑等已充斥在现代人的生活中,而装载在便携式电子产品上的影像设备也随之蓬勃发展。随着科技的发展,使用者对便携式电子设备的外观美感追求及高解析度要求越来越高。
影像镜头常用的抑制杂散光的方式为喷砂或者结构优化方式,但在影像镜头往小尺寸方向发展时,结构优化的空间将会大大减小,杂散光问题便会更加恶化。综上所述,提升影像镜头的成像品质以满足高阶成像装置的需求,已成为当下最重要的议题之一。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有效抑制杂散光的塑胶透镜及包含该塑胶透镜的镜头。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塑胶透镜,包括:从所述塑胶透镜的端部向着光学中心依次设置的外端部、定位部、内侧非定位部以及光学有效部;
所述外端部和所述内侧非定位部上均为至少有一面设置有光线吸收涂层。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所述外端部包括依次相互连接的物侧端面、斜面、外径面以及像侧端面;
所述内侧非定位部包括物侧面,非定位斜面以及像侧面
所述非定位斜面与所述物侧面相连或者与所述像侧面相连。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所述物侧端面和所述斜面设置有光线吸收涂层;
所述物侧面设置有光线吸收涂层或者所述物侧面和所述非定位斜面设置有光线吸收涂层。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所述像侧端面设置有光线吸收涂层;
所述像侧面设置有光线吸收涂层或者所述像侧面和所述非定位斜面设置有光线吸收涂层。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所述物侧端面和所述斜面设置有光线吸收涂层;
所述像侧面设置有光线吸收涂层;或者,
所述像侧端面设置有光线吸收涂层;
所述物侧面和所述非定位斜面设置有光线吸收涂层。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所述物侧端面和所述斜面设置有光线吸收涂层;
所述像侧面和所述非定位斜面设置有光线吸收涂层;或者,
所述像侧端面设置有光线吸收涂层;
所述物侧面设置有光线吸收涂层。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所述物侧端面、所述斜面以及所述像侧端面均设置有光线吸收涂层;
所述物侧面、所述非定位斜面以及所述像侧面均设置有光线吸收涂层。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所述定位部包括物侧定位面和像侧定位面;
所述物侧定位面和/或所述像侧定位面与所述塑胶透镜的光轴之间成90°夹角。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沿着所述塑胶透镜的厚度方向,所述物侧定位面的高度高于所述物侧端面和所述物侧面;
所述像侧定位面的高度低于所述像侧端面和所述像侧面。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所述物侧定位面与所述物侧端面之间的高度差以及所述像侧定位面与所述像侧端面之间的高度差均为L1,L1满足关系式:0.01mm≤L1≤0.2mm。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所述物侧定位面与所述物侧面之间的高度差以及所述像侧定位面与所述像侧面之间的高度差均为L2,L2满足关系式:0.005mm≤L2≤0.2mm。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所述外径面为平行于所述塑胶透镜的光轴的圆环状结构。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所述光线吸收涂层为黑色树脂材料。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所述光线吸收涂层通过移印或者喷涂方式镀制。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镜头,包括:
镜筒;
从物侧至像侧依次设置的至少四片光学透镜;
遮光元件;以及
压圈;其特征在于,
所述至少四片光学透镜中至少设置有一片塑胶透镜;
所述塑胶透镜包括从其端部向着学中心依次设置的外端部、定位部、内侧非定位部以及光学有效部;
所述外端部和所述内侧非定位部上均为至少有一面设置有光线吸收涂层。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所述从物侧至像侧依次设置的至少四片光学透镜的第二片或者第三片为所述塑胶透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舜宇光学有限公司,未经浙江舜宇光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20831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