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机箱无风扇水冷散热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721207484.2 | 申请日: | 2017-09-20 |
| 公开(公告)号: | CN207148764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27 |
| 发明(设计)人: | 杨新锋;吴冉;李孟;张静;张松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阳理工学院 |
| 主分类号: | G06F1/20 | 分类号: | G06F1/20 |
| 代理公司: | 郑州大通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41111 | 代理人: | 陈勇 |
| 地址: | 473000***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机箱 风扇 水冷 散热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计算机硬件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机箱无风扇水冷散热装置。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散热设计是电脑机箱设计当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散热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主板、CPU等电脑内部构件的工作性能。特别是随着高科技产业的飞速发展,CPU的运算速度不断大幅提高,使其发热量也大幅增加,使设计者更加重视对机箱中的散热装置的改进。
在现有的电脑机箱的后背板内侧上一般固定设置一散热风扇,并在后背板相对散热风扇处设有由密布的通风孔形成的通风区,该通风区的面积与散热风扇的面积相当。因为电脑机箱内空间有限、结构复杂,一般是一个封闭的空间,并还要许多其它构件,对通风散热形成的阻力很大,并且为了提高散热效率而要提高散热风扇的转速,这就会导至风扇的噪音增加。
为了降低机箱散热时风扇的噪音和提高散热效率,市场上出现了大量的水冷散热机箱,噪音和散热效率都得到显著的改善,个人计算机的主要部件(供电电源、CPU、显卡芯片等)的散热普遍采用传统散热片加风扇的主动风冷散热模式。相对于已经成熟的个人计算机其它部件的水冷散热技术,耗能大、噪音相对较大;在计算机运转一段时间后,风扇的润滑性能变差,噪音也越来越大, 能耗也随之增加。为了最大化减少计算机机箱噪音,就必须要提高散热风扇的性能,但由于风扇的存在,并随着风扇技术限制,低噪音机箱的降噪技术达到了瓶颈,始终不能最大限度的避免机箱噪音。
近日,孟加拉国的一家社会企业发明了生态空调(Eco-Cooler ),这是一个由旧的塑料瓶和一张适用于任何窗户的厚纸板组成的自制制冷系统,其原理是根据空气节流膨胀的J-T效应。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种机箱无风扇水冷散热装置,可实现完全水冷、完全无风扇、完全静音、内置散热器的电脑机箱。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机箱无风扇水冷散热装置,包括机箱、水泵、水冷块、散热器和水管,所述水泵、水冷块和散热器均固定设置在机箱内部,水泵、水冷块和散热器通过水管串联,所述散热器固定设置在机箱内的下部、且呈盒体状,散热器包括进风口、出风口、多个冷却水缓冲室和U型管,所述进风口和出风口分别开设在散热器的两对侧盒壁上,所述冷却水缓冲室固定设置在散热器盒体内的上部,多个冷却水缓冲室通过U型管串联。
进一步地,所述进风口为漏斗型进风口,漏斗型进风口的大端朝外,小端朝向散热器内部。
进一步地,所述出风口为圆柱状通孔。
进一步地,所述漏斗型进风口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漏斗型进风口均分布在散热器的一侧盒壁上,所述出风口的数量为多个,多个出风口均分布在漏斗型出风口的对侧盒壁上。
进一步地,所述多个冷却水缓冲室平行分布在散热器盒体内的上部。
进一步地,所述相邻冷却水缓冲室之间通过多个平行的U型管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U型管为金属制管。
进一步地,所述水冷块为金属块,内部设有封闭回路,水冷块与机箱内CPU接触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机箱无风扇水冷散热装置,根据空气节流膨胀的J-T效应,有效的降低了进入机箱散热器内的空气的温度,同时在该效应的作用下,散热器内空气流动速度加快,更好的完成机箱散热器内U型管的热交换功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机箱无风扇水冷散热装置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机箱无风扇水冷散热装置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机箱无风扇水冷散热装置的散热器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机箱无风扇水冷散热装置的散热器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其中,1-机箱,2-水冷块,3-水泵,4-散热器,5-水管,6-漏斗型进风口,7-U型管,8-出风口,9-冷却水缓冲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阳理工学院,未经南阳理工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20748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发动机设备的驱动系统
- 下一篇:薄膜晶体管、阵列基板以及显示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