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多功能旅行箱有效
申请号: | 201721203368.3 | 申请日: | 2017-09-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7253002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20 |
发明(设计)人: | 林文炳;聂旭;龚泽胜;李青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宾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5C5/04 | 分类号: | A45C5/04;A45C13/00;A45C13/26 |
代理公司: | 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44224 | 代理人: | 舒丁 |
地址: | 523446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功能 旅行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箱包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多功能旅行箱。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外出旅行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爱,人们都会使用旅行箱来盛放随身物品及衣物。旅行时经常会遇到在车站候车等待或者在飞机场候机的情况,由于等待的时间过长,在此过程中很容易产生乏味空虚感,人们的经常会拿出手机看视频来进行解乏。但是当人们携带的行李较多时,手腾不出空间来拿取手机,只有将手机放置在旅行箱上进行支撑,但是旅行箱的结构简单,功能单一无法对手机进行固定,对旅行等待带来不便。当旅行者手有空间拿手机时,随着时间的加长,旅行者的手会产生酸痛感,给旅行带来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旅行等待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结构合理的多功能旅行箱。
一种多功能旅行箱,包括:箱体后壳、与所述箱体后壳连接的箱体前壳、安装于所述箱体后壳上的拉杆组件;所述拉杆组件包括拉杆座、伸缩安装于所述拉杆座上的拉杆及支撑杆、安装于所述支撑杆上的调节杆、安装于所述调节杆上的底座、安装于所述底座上的调节支架;所述调节杆可绕着所述支撑杆摆动,所述调节支架可绕着所述底座摆动。
上述多功能旅行箱,包括箱体后壳、与箱体后壳连接的箱体前壳、安装于箱体后壳上的拉杆组件,其中拉杆组件包括可以伸缩的拉杆及支撑杆,安装于支撑杆上的调节杆,安装于调节杆上的底座,安装于底座上的调节支架。使用时,旅行者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选择使用,当只要拉动多功能旅行箱移动时,只需要拉出拉杆拖动多功能旅行箱移动。当等待时期需用手机固定在旅行箱上时,将支撑杆、调节杆及调节支架一并拉出,之后把手机固定在调节支架上,而且可以通过改变调节支架与底座的位置来适应不同宽度的手机,通过转动支撑杆、调节支架可以使手机与拉杆不在同一平面上,结构合理,灵活实用性强。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箱体后壳上安装有一第一提手及二第一万向轮,所述第一提手位于所述箱体后壳的顶面上,所述第一万向轮位于所述箱体后壳的底面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箱体后壳还安装有一第二提手及二第一支撑块,所述第二提手位于所述箱体后壳的一侧面上,所述第二支撑块位于所述箱体后壳的另一侧面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箱体前壳上安装有二第二支撑块,所述第二支撑块位于所述箱体前壳的一侧面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箱体后壳上设有一容置槽,所述容置槽容置所述拉杆组件。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箱体后壳上设有若干第一凹槽及第二凹槽,所述第一凹槽纵向位于所述箱体后壳上,所述第二凹槽倾斜位于所述箱体后壳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凹槽与所述第二凹槽相互交叉设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箱体前壳上还安装有二第二万向轮,所述第二万向轮位于所述箱体前壳的底面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箱体前壳上设有若干第三凹槽及第四凹槽,所述第三凹槽纵向位于所述箱体前壳上,所述第四凹槽倾斜位于所述箱体前壳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三凹槽与所述第四凹槽相互交叉设置。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多功能旅行箱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多功能旅行箱另一视角的示意图;
图3为图1所示多功能旅行箱中拉杆组件的示意图;
附图标注说明:
10-多功能旅行箱,20-箱体后壳,21-第一提手,22-第一万向轮,23-第二提手,24-第一支撑块,25-容置槽,26-第一凹槽,27-第二凹槽,30-箱体前壳,31-第二支撑块,32-第二万向轮,33-第三凹槽,34-第四凹槽,40-拉杆组件,41-拉杆座,42-拉杆,43-支撑杆,44-调节杆,45-底座,46-调节支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宾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东宾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20336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