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加强钢化滤镜有效
申请号: | 201721203270.8 | 申请日: | 2017-09-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7216070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10 |
发明(设计)人: | 张卫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门市卡色光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5/28 | 分类号: | G02B5/28;G02B1/14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44205 | 代理人: | 梁嘉琦 |
地址: | 529000 广东省江***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加强 滤镜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由新材料制作而成的滤镜,特别是一种加强钢化滤镜。
背景技术
通常所说到的滤镜,是指光学物理滤镜,是一种具有光线过滤效果的摄影配件。在风光摄影中,一般使用最多的滤镜就是中灰滤镜(ND)和中灰渐变滤镜(GND)。所述中灰滤镜(ND)整张镜片为灰黑色,主要功能是过滤光线、降低通光量、增加曝光时间,常用于拍摄出动感虚化情景;所述中灰渐变滤镜(GND)镜片的上半部分为灰黑色,下半部分为透明色,主要用于平衡光比,使画面中的暗部与高光部均合理曝光,适用于大光比的环境,比如用于拍摄日出及黄昏的场景。所述滤镜是由基片和膜层构成的,由于常见滤镜中的基片采用的材料大部分都是普通的玻璃和树脂,耐摔物理强度有所欠缺,另外,附着在基片表面上的膜层采用的材料大部分都是SiO2和Cr材料,往往会导致滤镜的物理硬度偏低以及对环境造成一定的污染。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加强钢化滤镜,能够提高滤镜的硬度以及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加强钢化滤镜,其特征在于:包括基片和膜层,所述膜层是由Al2O3构成的电介质层和由Ti构成的金属膜层通过交替层叠而形成的,所述膜层只附着于基片的单侧表面或者同时附着于基片的两侧表面。膜层的材料采用Al2O3和Ti构成,替代以往常用的SiO2和Cr材料,在满足过滤光线的情况下能够提高滤镜的硬度和环保性,另外,镀制膜层的位置方式有两种,一种是单面镀制,另一种是双面镀制。
进一步地,所述基片采用的材料是化学钢化玻璃。化学钢化玻璃的硬度和强度都比以往常用的普通玻璃和树脂材料要大,采用化学钢化玻璃材料来制作基片,能够提高滤镜的硬度,提高滤镜的耐摔物理强度。
进一步地,所述电介质层和金属膜层的总层数包括5-15层。膜层中的电介质层和金属膜层相互交替层叠,且电介质层和金属膜层的总层数由5-15层不等。
进一步地,膜层中的第一层为电介质层,所述第一层附着于基片的表面。附着于基片表面的第一层是Al2O3构成的电介质层,第二层是Ti构成的金属膜层,按照电介质层金属膜层交替层叠的形式如此类推出其他层数的材料组成。
进一步地,每一层的不同部位的厚度均保持一致或者每一层的厚度由一端向另一端呈现出线性递减的趋势。当膜层中的每一层的不同部位的厚度均保持一致时,所述滤镜为中灰滤镜,主要功能是过滤光线、降低通光量、增加曝光时间,常用于拍摄出动感虚化情景;当膜层中的每一层的厚度由一端向另一端呈现出线性递减的趋势时,所述滤镜为中灰渐变滤镜,具有渐变效果,主要用于平衡光比,使画面中的暗部与高光部均合理曝光,适用于大光比的环境,比如用于拍摄日出及黄昏的场景。
进一步地,膜层中的第一层的最厚部位的厚度是15nm或者20nm。
进一步地,当膜层只附着于基片的单侧表面且电介质层和金属膜层的总层数为5层时,第一层最厚部位的厚度是20nm,第二层最厚部位的厚度是2.5nm,第三层最厚部位的厚度是105.43nm,第四层最厚部位的厚度是5.79nm,第五层最厚部位的厚度是101.44nm。上述厚度分布的滤镜为0.3级别,相对应减光1档。
进一步地,当膜层只附着于基片的单侧表面且电介质层和金属膜层的总层数为7层时,第一层最厚部位的厚度是20nm,第二层最厚部位的厚度是3.85nm,第三层最厚部位的厚度是88.27nm,第四层最厚部位的厚度是3.9nm,第五层最厚部位的厚度是79.04nm,第六层最厚部位的厚度是7.6nm,第七层最厚部位的厚度是77.19nm。上述厚度分布的滤镜为0.6级别,相对应减光2档。
进一步地,当膜层只附着于基片的单侧表面且电介质层和金属膜层的总层数为7层时,第一层最厚部位的厚度是15nm,第二层最厚部位的厚度是3.5nm,第三层最厚部位的厚度是88.38nm,第四层最厚部位的厚度是2.23nm,第五层最厚部位的厚度是81.48nm,第六层最厚部位的厚度是4.93nm,第七层最厚部位的厚度是76.46nm。上述厚度分布的滤镜为0.9级别,相对应减光3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门市卡色光学有限公司,未经江门市卡色光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20327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刀长量测仪器保护装置
- 下一篇:第四轴中心高检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