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弯管汽车排气管的内束固定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1201487.5 | 申请日: | 2017-09-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7386261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22 |
发明(设计)人: | 秦小国;徐军;谭明明;王凡;谭明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金仑汽配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9/16 | 分类号: | B21D9/16;B21C51/00 |
代理公司: | 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24 | 代理人: | 董建林;徐瑛 |
地址: | 430200 湖北省武汉市江夏***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弯管 汽车 排气管 固定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弯管汽车排气管的内束固定装置,包括推杆、内束壳以及多个内束支撑部,所述推杆的一端设有推杆定位装置,另一端设有锥形部并穿套在所述内束壳内;多个所述内束支撑部可径向滑动地均匀安装在所述内束壳上,多个内束支撑部内壁围成锥形腔;所述内束壳上设有用于检测内束支撑部滑移距离的位移传感器;所述推杆上设有内束支撑部外径的显示表盘;所述位移传感器与显示表盘电连接。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位移传感器及显示表盘精确调整控制内束支撑部的外径,使内束固定装置在承压范围内对排气管进行支撑,有效防止弯管过程中由于夹管压力过大产生夹痕的现象,且排气管无需后期再剪管,大大节约了钢材,提高了弯管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零部件加工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弯管汽车排气管的内束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汽车的排气管用于引导发动机内部燃料燃烧所产生的废气,并将废气排出,而排气管的弯曲度的设计对汽车而言是相当重要的。现阶段汽车排气管在弯管的过程中,一般是采用特定设备将排气管的一端夹住来进行弯管,但是被夹住的排气管的一端会由于受力过大而出现夹痕,影响排气管的品质,通常情况下在后期会将这部分有夹痕的排气管端剪掉,易造成钢材大量浪费的现象,使得生产成本过高,而且还增加了剪切工序,使得排气管弯管工艺复杂。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弯管汽车排气管的内束固定装置,在弯管时,将该装置放入排气管夹持端对管进行支撑固定,可有效防止排气管在弯管过程中由于受力过大出现夹痕的现象,避免钢材的浪费,节约生产成本,提高弯管效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弯管汽车排气管的内束固定装置,包括推杆、内束壳以及多个内束支撑部,所述推杆的一端设有推杆定位装置,另一端设有锥形部并穿套在所述内束壳内;多个所述内束支撑部可径向滑动地均匀安装在所述内束壳上,多个内束支撑部内壁围成锥形腔;所述内束壳上设有用于检测内束支撑部滑移距离的位移传感器;所述推杆上设有用于显示内束支撑部外径的显示表盘;所述位移传感器与显示表盘电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使用时,将内束壳插入排气管,参考排气管外径的尺寸并根据位移传感器及显示表盘调整推杆,通过推杆在内束壳内的移动带动内束支撑部的滑动,直至内束支撑部的外圆直径的大小与排气管内径的大小相匹配;通过推杆定位装置固定推杆在内束壳内的位置,从而对排气管进行内束支撑。
进一步地,所述内束壳上位于推杆定位装置的一侧设有固定件,所述固定件用于所述内束固定装置与排气管的固定连接。为更好的对排气管夹持端进行支撑,设置固定件将所述内束固定装置与排气管的固定连接从而更方便调整内束支撑部的外圆直径。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件外侧设有扁平夹持部。设置夹持部,在弯管时,可夹住固定件上的夹持部,而不直接对排气管受力,有效避免排气管夹持端与夹持设备摩擦接触留下夹痕。优选地,所述夹持部上设有耐磨层,提高内束固定装置的使用寿命。
进一步地,所述推杆定位装置为伸缩端与推杆连接的压力缸。通过压力缸可准确控制推杆在内束壳内移动的距离,从而调整内束支撑部扩张的大小。
进一步地,所述推杆定位装置为与推杆螺纹连接的定位螺栓。移动推杆使内束支撑部的外圆直径达到排气管内束支撑所要求达到的尺寸后,通过定位螺栓限制推杆的移动,从而实现内束固定装置的定位。
进一步地,所述内束支撑部外表面涂有耐磨层。可有效避免内束支撑部与内束壳以及排气管之间的磨损,延长了内束固定装置的使用寿命。
进一步地,所述内束支撑部的外侧与排气管内壁接触处嵌有压力传感器。采用本实用新型支撑排气管时,可根据压力传感器检测内束支撑部与排气管内壁接触处的压力大小,使得排气管内壁压力在合适范围内,防止由于内束固定装置支撑尺寸过大造成排气管变形甚至胀裂。
进一步地,所述推杆与内束支撑部的内壁接触处嵌有压力传感器。作用同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金仑汽配有限公司,未经武汉金仑汽配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20148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消防设备电源监控系统的电池放电保护电路
- 下一篇:真空泵安装连接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