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活性炭再生净化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1200660.X | 申请日: | 2017-09-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7446270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05 |
发明(设计)人: | 王海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市耀南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J20/34 | 分类号: | B01J20/34;C01B32/36 |
代理公司: | 广州微斗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390 | 代理人: | 唐立平;蓝文贞 |
地址: | 511400 广东省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旁通管道 活性炭再生 净化装置 浓度检测装置 催化燃烧室 风路 鼓风 本实用新型 出气管道 切换阀 主风机 脱附 进气口 有机成分含量 爆炸事故 进气管道 控制器电 排气管道 控制器 出气端 第一端 排出 室内 检测 安全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活性炭再生净化装置,该活性炭再生净化装置包括脱附室、催化燃烧室、主风机、进气管道、出气管道、排气管道和控制器;还包括旁通管道,旁通管道的第一端连接鼓风风路且位于主风机的出气端与催化燃烧室进气口之间,旁通管道和鼓风风路之间设置有用于打开或关闭旁通管道和鼓风风路的切换阀组,脱附室内或出气管道上设置有用于检测空气中有机成分浓度的浓度检测装置,浓度检测装置与控制器电连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活性炭再生净化装置,通过设置旁通管道、切换阀组和浓度检测装置,可以在空气中有机成分含量过高时,将空气从旁通管道排出,而不进入催化燃烧室,因此不会引发爆炸事故,更加安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活性炭再生领域,尤其是一种活性炭再生净化装置。
背景技术
活性炭因具有高度发达的孔隙结构和合适的比表面积,无毒无味,对有机成分质有色分子具有很强的吸附能力,常被作为一种优良的吸附剂,广泛应用于医药、冶金、食品、化工、军事和环境保护等各个领域。近年来,随着人们社会环保意识的提高,活性炭在环境保护方面的需求量日益增多,被大量应用于城市供水净化、有害气体吸附、饮用水提纯和工业废水深度处理之中。然而,由于活性炭价格偏高,生产资源越来越紧缺,若将使用后的废活性炭采取焚烧、填埋等方式处理掉,势必会造成资源的严重浪费,同时也给环境带来一定的影响,极大地限制了活性炭的应用范围。因此,废活性炭的再生具有良好的发展趋势。
活性炭再生,是指用运物理、化学或生物化学等方法在不破坏活性炭原有结构的前提下,对吸附饱和后失去活性的炭进行处理,恢复其吸附性能,达到重复使用的目的。活性炭的再生方法有很多种,例如:加热再生法、生物再生法、湿式氧化法、溶剂再生法、电化学再生法、催化湿式氧化法等。其中,加热再生法是应用最多,工业上最成熟的活性炭再生方法。但目前的热法再生设备,存在着结构复杂、能耗高、效率低、安全性较差等问题。例如,当脱附后的空气中有机成分含量过高时,空气在催化燃烧室内燃烧容易引发爆炸事故。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更安全的活性炭再生净化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活性炭再生净化装置,其包括脱附室、催化燃烧室、主风机、进气管道、出气管道、排气管道和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与所述主风机电连接,所述脱附室设置有脱附室进气口和脱附室出气口,所述催化燃烧室设置有催化燃烧室进气口、催化燃烧室出气口;所述进气管道的一端连接所述催化燃烧室出气口,另一端连接所述脱附室进气口;所述出气管道的一端连接所述脱附室出气口,另一端连接所述主风机的进气端,所述主风机的出气端通过鼓风风路连接所述催化燃烧室进气口,所述排气管道与所述催化燃烧室出气口连接;所述活性炭再生净化装置还包括旁通管道,所述旁通管道的第一端连接所述鼓风风路且位于所述主风机的出气端与所述催化燃烧室进气口之间,所述旁通管道和鼓风风路之间设置有用于打开或关闭旁通管道和鼓风风路的切换阀组,所述脱附室内或所述出气管道上设置有用于检测空气中有机成分浓度的浓度检测装置,所述浓度检测装置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
优选地,所述切换阀组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当所述浓度检测装置检测到空气中有机成分的浓度大于或等于预设浓度值时,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切换阀组打开所述旁通管道并关闭所述鼓风风路。
优选地,所述切换阀组包括进风阀组和旁通阀组,所述进风阀组设置于所述鼓风风路上,所述旁通阀组设置于所述旁通管道上,所述旁通管道的第一端位于所述主风机的出气端与所述进风阀组之间;或者所述切换阀组为连接所述鼓风风路和旁通管道的第一端的三通阀。
优选地,所述旁通管道的第二端连接所述进气管道,所述进气管道与所述催化燃烧室出气口连接的一端与所述排气管道连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市耀南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市耀南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20066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工业废弃氧化铝小球再生系统
- 下一篇:一种废气蒸汽脱附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