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车身制件试制模具有效
申请号: | 201721198809.5 | 申请日: | 2017-09-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7357927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15 |
发明(设计)人: | 黄振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振世达汽车模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37/10 | 分类号: | B21D37/10;B21D43/00;B21D53/88;B21C51/00 |
代理公司: | 扬州润中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15 | 代理人: | 谢东 |
地址: | 2250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车身 制件 试制 模具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车身制件试制模具。该实用新型属于模具技术领域,一种车身制件试制模具,包括凸模本体和自检线,所述凸模本体设置有凸模底座和固接于凸模底座正上方的凸模工作台,所述自检线设置于工作台表面,自检线包括边界线和内定位孔线,所述边界线沿车身制件边沿延伸闭合,所述内定位孔线与车身制件自带孔位对应,所述凸模工作台表面还设有若干定位凹陷。直接利用凸模本体上的自检线来检测车身制件,无需额外制作相应的检具或者使用三坐标测量仪,节约了时间,降低了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模具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车身制件试制模具。
背景技术
现如今大部分汽车车身制件是经模具拉伸加工成型的,制件经过拉伸后再由激光切割而成,由于激光切割支架可能产生误差,需要检测制件边界、孔位是否符合要求,常规检测是通过制作检具或者使用三坐标测量仪进行检测,但制作检具或者使用三坐标测量仪需要一定的周期和成本,有时候仅仅试制部分产品或者该批次制件量特别少,如若开发相应的检具增加了生产厂家的生产成本,因而需要用更为经济快捷的检测方法来代替传统的检具。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代替检具的车身制件试制模具。
为了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一种车身制件试制模具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车身制件试制模具,包括凸模本体和自检线,所述凸模本体设置有凸模底座和固接于凸模底座正上方的凸模工作台,所述自检线设置于工作台表面,自检线包括边界线和内定位孔线,所述边界线沿车身制件边沿延伸闭合,所述内定位孔线与车身制件自带孔位对应,所述凸模工作台表面还设有若干定位凹陷。直接利用凸模上的自检线来检测车身制件,无需额外制作相应的检具或者使用三坐标测量仪,节约了时间,降低了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
优选的,所述凸模工作台边沿倒有圆角。有效防止在检测时棱角伤人。
优选的,所述内定位孔线位于边界线的内部,内定位孔线为正多边形,相同大小的内定位孔线的中心位于同一直线上。多个内定位孔线能够对制件做出更加精准的定位,更能够准确的检测边界与孔是否符合要求,并且车身制件的各孔位与定位孔线相互参照,提高了检测的精度。
优选的,其中部分内定位孔线嵌接有能够拆卸的定位棒。将车身制件的对应孔位直接套接在定位棒上,节省了制件安放对齐的时间,使得定位更加精准。
优选的,所述定位凹陷呈圆弧形或长方形,分布于自检线的边侧。方便定位,同时凹陷处便于检测完毕后取件,方便便捷。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加工制造简单,周期短,成本低,普通设备就可以加工,不需要单独制造检具或者使用三坐标测量仪,检测只需将制件放置于凸模上,根据制件与自检线的位置关系来判定是否符合标准。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自检线结构示意图。
图中:1.定位凹陷;2.内定位孔线;3.定位棒;4.边界线;5.凸模工作台;6.凸模底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明本实用新型,应理解这些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在阅读了本实用新型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各种等价形式的修改均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振世达汽车模具有限公司,未经江苏振世达汽车模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19880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