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负压式气垫排条机有效
申请号: | 201721197971.5 | 申请日: | 2017-09-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7191547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06 |
发明(设计)人: | 常东;李贵友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明创迪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B35/48 | 分类号: | B65B35/48 |
代理公司: | 昆明合众智信知识产权事务所53113 | 代理人: | 朱玉丹 |
地址: | 650501 云南省昆明市***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负压式 气垫 排条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卷烟生产的专用设备,具体是一种负压式气垫排条机。
背景技术
通常1包烟内装20支卷烟,10包烟并列包装成一条烟称为条烟。条烟通过排条机逐一将条烟输送至装箱设备。目前卷烟厂卷包车间的成品条烟输送系统,条烟输送设备到件烟封箱机之间的存在由高到低的下降工位;通过机械式排条机将条烟输送设备上的条烟逐一输送倒件烟封箱机上游输送设备。而该环节对部分条烟的损伤极为严重,且机械故障率高,发生卡烟的情况也很频繁;当发生卡烟或堵烟时,人工清理故障十分困难,发生故障后恢复时间周期长。条烟已经是卷烟成品,如果发生损伤造成的损失较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解决条烟输送过程中防止条烟损伤问题,提供一种负压式气垫排条机的新的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负压式气垫排条机,在下滑通道的上端设有条烟入口,在下滑通道的下端设有条烟出口,其特征在于,条烟入口处设有入烟漏斗,下滑通道四面封闭,整体透明,下滑通道由上段和下段组成,上段内腔为上大下小的锥形,下段在整个长度的内腔为等截面,下滑通道内腔的横截面与条烟横截面间隙配合,在下段设有应急门铰链,应急门铰链上固定连接应急门,在条烟出口处设有出烟门,出烟口处设有负压调节装置。
所述的负压调节装置的结构是:至少2根进气管出口设在下滑通道内,进气管另端设在下滑通道外,与大气相通,进气管上设有进气阀。
所述的条烟横截面是条烟宽B和高H构成的截面.且条烟横截面的宽度B水平;所述的间隙配合的间隙为3-5毫米。
所述的上段的锥形为锥度2-4度。
所述的应急门与下滑通道接触的周边设有密封垫,应急门上设有拉手。
所述的出烟门下端为圆弧,在出烟翻板上设有控制装置,所述的控制装置是气压式往复气缸。
所述的下滑通道整体透明是:下滑通道是由透明的有机玻璃制成。
条烟在输送过程中碰撞是条烟损伤的主要原因,条烟经通道从高处向低处输送时是以自由落体的状态向下运动,速度较快,下落的条烟与在先下落的条烟或接收条烟的装置容易发生碰撞使条烟破损。本实用新型是将下滑通道设计为四周密封,当条烟连续下滑,挤压下滑通道内的空气大量排出,下滑通道内空气变得稀薄,由常压变为负压。条烟本身重量轻体积大,在负压的下滑通道内下滑速度减慢,呈负压状态的下滑通道内如同有气垫托着条烟下滑,使得条烟下滑速度减慢,下滑平稳,减少了条烟因下滑产生的碰撞造成的损伤。为了调节条烟的下滑速度,本实用新型设置负压调节装置,是由进气管向下滑通道内通入空气,可调节条烟在下滑通道内的下滑速度;为保证条烟下滑通道内的负压存在,本实用新型的条烟下滑通道四面封闭,在应急门上也设置有密封。为了方便观察条烟下滑的状况,本实用新型用透明的有机玻璃制成下滑通道,有机玻璃制成下滑通道表面光滑,不会对条烟产生刮伤;在下滑通道上设有应急门,是为了方便检修或排出事故;为了让条烟能自动调整进入下滑通道的姿态,下滑通道的上段设计为上大下小的锥形;为了使条烟在下滑通道内平稳下滑且偏摆幅度较小,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下滑通道内腔的横截面与条烟横截面合理间隙。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结构简单、安装和维修方便,能有效解决条烟输送过程中条烟损伤问题,是一种负压式气垫排条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左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上端局部结构示意放大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下端局部结构示意放大图
图5为条烟结构示意图
图中:(1)是入烟漏斗、(2)是条烟、(3)是输送带、(4)是下滑通道、(5)是上段、(6)是铰链、(7)是下段、(8)是应急门、(9)是拉手、(10)是条烟出口、(11)是出烟门、(12)是负压调节装置、(13)是进气阀、(14)是导向板、(15)是控制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明创迪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未经昆明创迪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19797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