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节能环保的化工炭黑反应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1194624.7 | 申请日: | 2017-09-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7401472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25 |
发明(设计)人: | 刘新合;杨存海;蔡生钰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新合;杨存海;蔡生钰 |
主分类号: | B01J19/18 | 分类号: | B01J19/18;B01J4/00;B01F15/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816000 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 | 国省代码: | 青海;6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反应炉 弧形喷管 加热水箱 集风罩 加热套 本实用新型 螺旋输送机 反应装置 活性炭箱 节能环保 有机硅烷 热风管 排出 炭黑 镶嵌 气体污染环境 第二进料口 第一进料口 混合均匀度 搅拌叶片 螺旋叶片 上下两端 抽风管 出水管 进水管 内壁腔 内腔中 水箱 喷出 喷孔 加热 余热 送入 | ||
一种节能环保的化工炭黑反应装置,包括热风管、搅拌叶片、集风罩、加热水箱、活性炭箱、弧形喷管和螺旋输送机;所述反应炉的内壁腔中镶嵌有热风管;所述集风罩安装在反应炉的顶端,且集风罩通过抽风管与加热套相连接;所述加热水箱设在加热套的内部,且加热水箱的上下两端分别连接有进水管、出水管;所述第一进料口与第二进料口分别连接在反应炉的顶部;所述螺旋输送机内腔中镶嵌有螺旋叶片。本实用新型将反应炉的余热送入到加热套中对水箱进行加热,气体经过活性炭箱排出,避免排出的气体污染环境,本实用新型弧形喷管的设置,可使有机硅烷通过弧形喷管上的喷孔喷出,进一步提高有机硅烷与物料的混合均匀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节能环保、化工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节能环保的化工炭黑反应装置。
背景技术
炭黑是橡胶轮胎及制品最常用的补强填料,炭黑填充于胶料中,能够显著提高其耐磨性,强度和硬度;但是炭黑只能用于黑色制品中,而且使用炭黑补强的轮胎,滚动阻力偏大,抗湿滑性比较差。白炭黑应用于轮胎的胎面可显著降低轮胎的滚动阻力,增强轮胎的抗撕裂和抗切割性能,保持轮胎的抗冰、湿滑性,但轮胎的耐磨性不尽如意,同时白炭黑比表面积大、极性高、易团聚、分散困难,应用于胶料中加工性能不理想。
如申请号:201620109767.2的中国专利中,提供了一种炭黑生产线上的反应装置,包括反应釜和搅拌装置,所述搅拌装置和反应釜固定连接,所述搅拌装置位于反应釜的内部,所述反应釜包括反应炉和保温外壳,所述保温外壳的内表面与反应炉的外表面围成密封腔,所述密封腔内设置有热电偶,所述搅拌装置内设置有pH传感器,所述热电偶和pH传感器均与pH温度显示屏连接,所述搅拌装置的底端设置有叶片,所述叶片上设置有减阻孔,所述反应釜的下端设置有出料口,所述出料口通过出料管与螺旋输送机连接。本实用新型的反应装置,其结构简单,投资成本低,制备含炭相-硅相的双相填料过程简单,反应条件温和。
上述专利中,在使用时存在:
1.在反应过程中加热效果较差,反应后的余热造成浪费,节能效果差;
2.在通过进料口输入有机硅烷试剂时,与反应器内部的物料混合效果较差;
于是,发明人有鉴于此,秉持多年该相关行业丰富的设计开发及实际制作的经验,针对现有的结构及缺失予以研究改良,提供一种节能环保的化工炭黑反应装置,以期达到更具有更加实用价值性的目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节能环保的化工炭黑反应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反应过程中的热量造成浪费,节能效果差;加入有机硅烷试剂时,与反应器内部的物料混合效果较差;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节能环保的化工炭黑反应装置的目的与功效,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
一种节能环保的化工炭黑反应装置,其中,该节能环保的化工炭黑反应装置包括有:
工作台、反应炉、热风管、搅拌电机、搅拌叶片、集风罩、抽风管、加热套、加热水箱、活性炭箱、第一进料口、第二进料口、弧形喷管、螺旋输送机、螺旋叶片和喷孔;
所述反应炉安装在工作台的顶部,且反应炉的内腔壁上焊接有热风管;所述搅拌电机的前端转轴上安装有多组搅拌叶片,且搅拌叶片设在反应炉的内侧底部;所述集风罩安装在反应炉的顶端,且集风罩通过抽风管与加热套相连接;所述加热水箱设在加热套的内部,且加热水箱的上下两端分别连接有进水管、出水管;所述第一进料口与第二进料口分别连接在反应炉的顶部;所述反应炉的底部通过管道连接有螺旋输送机,且螺旋输送机内腔中镶嵌有螺旋叶片。
进一步的,所述热风管为螺旋状结构,且热风管的内侧上开设有多组出风孔。
进一步的,所述搅拌叶片的长度从中间向两端逐渐递减。
进一步的,所述活性炭箱安装在加热套的顶部,且加热套与活性炭箱之间通过出风管道相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新合;杨存海;蔡生钰,未经刘新合;杨存海;蔡生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19462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