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火山石加热用恒温箱有效
申请号: | 201721193028.7 | 申请日: | 2017-09-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7147102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27 |
发明(设计)人: | 龚亚莉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保德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6B9/06 | 分类号: | F26B9/06;F26B23/00;F26B2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0010 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广园***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火山 加热 恒温箱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火山石干燥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火山石加热用恒温箱。
背景技术
火山石(俗称浮石或多孔玄武岩)是一种功能型环保材料,是火山爆发后由火山玻璃、矿物与气泡形成的非常珍贵的多孔形石材,火山石中含有钠、镁、铝、硅、钙、钛、锰、铁、镍、钴和钼等几十种矿物质和微量元素,无辐射而具有远红外磁波,在无情的火山爆发过后,时隔上万年,人类才越来越发现它的可贵之处。火山石在开采之后需要对其内部进行干燥处理,现有恒温箱在使用时热量与火山石直接的接触,易对火山石结构产生破坏,并且不能根据干燥程度选择干燥的距离,为此,我们提出一种更实用的火山石加热用恒温箱。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火山石加热用恒温箱,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使用时热量与火山石直接的接触,易对火山石结构产生破坏,并且不能根据干燥程度选择干燥距离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火山石加热用恒温箱,包括恒温箱主体、间隔层、隔热板和热量反射板,所述恒温箱主体的内侧底端安装有加热装置,且加热装置的内侧和导热管道相连接,所述间隔层固定于导热管道的顶端,所述隔热板镶嵌于恒温箱主体的内壁,且隔热板的内侧安置有移动导轨,所述移动导轨的内壁和加热板相连接,所述热量反射板设置于加热板的上方,且热量反射板的顶端固定有放置槽,所述恒温箱主体的右侧固定有恒温箱门,且恒温箱门的内侧边缘镶嵌有密封条,所述加热板的内侧两端固定有碎屑收集槽,且碎屑收集槽的内侧和空气流通网相连接,所述空气流通网的外圈设置有固定销,所述移动导轨通过卡扣和热量反射板相连接,且热量反射板的两端固定有调节轴。
优选的,所述导热管道呈弯曲阵列状排列,且导热管道和加热装置之间为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间隔层和恒温箱主体之间为活动连接,且间隔层的厚度为0.5cm。
优选的,所述隔热板的长度和移动导轨的长度相等,且隔热板呈中空状结构。
优选的,所述放置槽内侧呈凹槽状结构,且放置槽通过螺母和热量反射板相连接。
优选的,所述碎屑收集槽设置有两个,且关于加热板中轴线对称。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火山石加热用恒温箱,通过弯曲阵列状排列的导热管道,可使热量均匀的分散,减少干燥死角的存在,间隔层的设计能够对初次散发的热量进行阻挡,避免热量与火山石的直接接触对火山石结构产生损坏,同时阻挡后的热量经空气流通网完成上下的传递,通过隔热板的作用,能够减小干燥时热量的流失,并且加热板可随移动导轨上下移动,从而改变干燥时的距离,适用于不同火山石的使用,干燥时火山石产生的碎屑可由碎屑收集槽收集,减少后期清理的麻烦,大大提高了火山石加热用恒温箱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内侧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加热板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卡扣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外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1、恒温箱主体,2、加热装置,3、导热管道,4、间隔层,5、隔热板,6、移动导轨,7、加热板,8、热量反射板,9、放置槽,10、恒温箱门,11、密封条,12、碎屑收集槽,13、空气流通网,14、固定销,15、卡扣,16、调节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保德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州保德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19302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