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预制混凝土管片的双层水养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21191701.3 | 申请日: | 2017-09-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7172375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03 |
发明(设计)人: | 刘同非;郝永旺;梁伟;付帮景;周成丰;汪志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建集团铁路建设有限公司;中国水利水电第十三工程局有限公司;刘同非 |
主分类号: | B28B11/24 | 分类号: | B28B11/24;E03F1/00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鼎和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12101 | 代理人: | 崔继民 |
地址: | 100048 北京市海淀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预制 混凝土 管片 双层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预制混凝土水养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预制混凝土管片的双层水养系统。
背景技术
地铁盾构管片是盾构施工的主要装配构件,是隧道的最内层屏障,承担着抵抗土层压力、地下水压力以及一些特殊荷载的作用。地铁盾构管片一般由管片工厂预制生产,主要利用管片模具在密封浇灌混凝土后即可成型,为了保证管片后期强度,脱模后一般采取进行入水养护,在水养7天后即可自然养护。
传统的管片水养池一般为一个通槽大水池,加入水体后将管片吊放养护,养护龄期难以追踪,存在较大的随意性,如果管片产能较大为满足养护龄期,水养池场地也需占用大量土地面积,为了解决在大产能需求情况下的水养要求,可采取了双层水养池构思,这样,可利用同样的占地面积养护2倍的管片数量,但采用双层水养池后为了便于上下层都可入池、出池,必须进行水池排降水措施。因此,针对管片产能较大的生产情况,需要设计一种能满足双层水养池管片入池、出池的排降水要求,提高水池利用率,提高管片水养工序工作效率,且操作方便的双层水养系统。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满足双层水养池管片入池、出池的排降水要求,能实现水循环利用,节省水养池占地面积,提高水池利用率,提高管片水养工序工作效率的用于预制混凝土管片双层水养系统。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之一为:
一种用于预制混凝土管片的双层水养系统,其特在在于:包括依次相连设置的至少八个水养池;在水养池的一侧外安装有进水干管和排水干管,进水干管设置在排水干管的上方,进水干管的一端和排水干管的一端分别形成进水端和排水端,在靠近进水端处安装有进水闸阀,在靠近排水端处安装有排水闸阀;在进水干管上对应于每个水养池的位置均通过一放水口闸阀连接有一条进水支管,进水支管通入到对应水养池内;在排水干管上对应于每个水养池的位置均通过一抽水口闸阀连接有一条排水支管,排水支管通入到对应水养池内;在排水干管上安装有自吸式污水泵,在进水干管和排水干管之间设有联通管道,联通管道的下端连接于自吸式污水泵与排水闸阀之间的排水干管段上。
优选的:进水干管的进水端和排水干管的排水端设置在同方向端,所述自吸式污水泵安装在靠近排水端的位置。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之二为:
一种用于预制混凝土管片的双层水养系统,其特在在于:包括依次相连设置的至少八个水养池;在水养池的一侧外安装有进水干管和排水干管,进水干管设置在排水干管的上方,在进水干管上对应于每个水养池的位置均通过一放水口闸阀连接有一条进水支管,进水支管通入到对应水养池内,在排水干管上对应于每个水养池的位置均通过一抽水口闸阀连接有一条排水支管,排水支管通入到对应水养池内;进水干管的一端形成进水端,在靠近进水端处安装有进水闸阀,在排水干管与进水干管的进水端同方向的一端处连接有自吸式污水泵,自吸式污水泵通过联通管道与进水干管连接,在进水干管上靠近进水端的位置通过三通接头连接有排水输出管,排水输出管与进水干管的连接点位于联通管道与进水干管的连接点与进水闸阀之间的进水干管段上,使该进水干管段形成进、排双用管路段,排水输出管的端部形成排水端,在排水输出管上安装有排水闸阀。
优选的:在进、排双用管路段上安装有辅助闸阀。
本实用新型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通过管路可实现水在两个水养池间的循环,从而实现了双层水养池管片入池、出池的排降水要求,这个过程不需要人员进池,只需要在池外操作闸阀和控制电机电源即可实现,简化了操作过程,提高水池使用效率。
2、本实用新型解决了大批量管片水养池的水循环利用问题,简化了人工操作,节省了建设投资,提高了生产效益。
3、本实用新型提高了管片水养工序的工作效率,减少了水养池占地面积,有效对水养池进行利用,同时节省了人工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第一种方案的主视图;
图2是图1的俯视图;
图3是图2的A-A剖视图;
图4是图3的B处局部放大图;
图5是图2的C处局部放大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第二方案的主视图;
图7是图6的俯视图;
图8是图7的D-D剖视图;
图9是图8的E处局部放大图;
图10是图6的F处局部放大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建集团铁路建设有限公司;中国水利水电第十三工程局有限公司;刘同非,未经中国电建集团铁路建设有限公司;中国水利水电第十三工程局有限公司;刘同非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19170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陶瓷工艺品加工装置
- 下一篇:一种防止透水砖面层黏料与混料的装置